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浅阅读是指浏览式的、泛泛的阅读,不用对所阅读的内容做深入的思考;深阅读是指进入内容情境,加进许多深刻思考的阅读。屏幕阅读适合浅阅读,无论电脑还是手机,只要打开,信息就会蜂拥而至,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科学技术和人文经典著作是要求深度阅读的,并且最好的方式是纸质阅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不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正确途径
C.“浅阅读”是适应快节奏文化生活的必然选择
D.“深阅读”更有助于人们道德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3 .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大旧址中重温誓词,在南湖红船旁沉思历史,重申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回望90多年峥嵘岁月,“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红船,不管停靠在哪里,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基因。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进入新时代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说明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追求的依据。
2018-04-03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