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以“阅读小康气象,奋进振兴征程”为主题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于2022年4月24日在京启动。今年商务印书馆将为全国各地农家书屋捐赠价值3000万码洋的图书,包括《习近平扶贫故事》《红色气质》等图书。关于推进乡村阅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造浓厚的乡村阅读氛围,引领新时代阅读风尚
B.借助现代传媒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C.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D.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断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干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我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二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2022年元旦,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一起,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青年学生们踊跃提问。航天员耐心解答,掌声不时响起,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在对话过程中,翟志刚说,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叶光富则表示,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京港澳三地学生都意犹未尽。他们表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这次天宫对话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3)为了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某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青春、梦想、奋斗”的班会活动,请你列两条发言提纲。

3 .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愈演愈烈,破坏了清朗网络生态,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畸形的“饭圈”,非治不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深入清理涉粉丝群体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此行动(     
①有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有助于培育和塑造未成年人追求真善美、健全人格
③对提升未成年人的精神境界有根本性作用
④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针对不良粉丝文化乱象,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强化价值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④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近年来,成都市全面引领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公交车厢成为“流动课堂”、红色主题街区成为“场景化课堂”、博物馆成为“一手资料课堂”、线上平台成为“云课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3323个,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0个,发布“芙蓉联线”红色景点分布图,100个市级文明实践示范点位脱颖而出。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是发生于潜移默化过程中的
④人们自发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近年,遍布农村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图文并茂、贴近百姓生活、表现方式独特的“文化墙”呈现在群众的视野中。这些.‘文化墙”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家庭美德、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等,展示了新农村的良好风貌.让墙壁说“文明话”。这表明(     
①农村的文化特质可以通过文化墙展示
②文化墙成为引领农村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③丰富的表现形式都促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七期播出的《战“疫”中的青春》从青春视角切入,先后邀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张伯礼走上舞台讲述他们投身医学的初心故事,分享他们在战“疫”前线所亲身感受到的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该节目的播出(   
①启示当代青年要为培育讲正气、做奉献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
②为全社会筑牢新时代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打下了根基
③说明文化素养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和标志
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俗称“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被视为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类赋予虎“勇猛”“威仪”等气质,于是古人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将其倾注于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材料主要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社会生活来培养
④文化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5更新 | 125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养育了我们,文学艺术要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学习人民的智慧,为人民放歌。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扎根人民、扎根时代的文艺作品。生动诠释抗美援朝精神的《长津湖》让观众与英雄进行心灵对话;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相统一的红色芭蕾舞剧《沂蒙三章》让观众获得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传递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典籍里的中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直指人心。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继续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阐述“人民是文艺之母”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守正创新。
(3)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请针对青年学生的美育教育,给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2-02-17更新 | 51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从文化的角度看,对下列成语所蕴含的道理阐述正确的是(   
①择木而栖——优秀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入鲍忘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刻骨铭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
④不扶自直——要重视良好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开讲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可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