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家庭、涵养家训、家风,是一条重要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家风的传承,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教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家风教育大概就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周公的家训。在《尚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周公告诫侄子周成王的一篇告辞。文中,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要荒废政事,要安定民心。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断生活格局发生了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总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传承良好家风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谈谈家风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3)请你从生活实际出发,就如何传承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两条建议。
2 .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是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近年来,人民群众越来越更加充分地享有文化发展权益。
材料一: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历经四年多的探索和努力,精心策划的“移动博物馆”教育项目于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正式向公众免费推出。为让更多的地市县民众,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平等地享受文化资源,“移动博物馆”于11月29日首次启航,驱车百余公里开往岳阳汨罗的弼时镇,在冬日里为当地的中小学生送去文化大餐。这是湖南省博物馆“移动博物馆”项目的首次馆外巡展活动,“移动博物馆”项目目标受众定位为湖南省内所有受众,特别将县、乡中小学校学生以及贫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学生作为项目的主体受众。相信该项目的顺利开展能延续和丰富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真正实现文化惠及于民。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一谈湖南推出“移动博物馆”教育项目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2015年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搞大拆大建,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方式进行建设。要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者中收的建设使用;要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中心的建设管理,率先在城市探索社会化运营试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国务院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
(3)结合材料一、二,从唯物论角度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6-04-2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的中国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线条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之后,中国书法经周代的金文、石刻文、简帛,至秦代出现了“写法苛刻”的小篆和“书写方便”的隶书。
字形方正、法度谨严、笔画分明的隶书的出现是中国书法艺术上的一次革命,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汉代兴起的草书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两晋书法家的行书“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唐代的书法艺术对前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从而推动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艺术跨入到新的境界。此后,中国书法艺术在宋元明清时期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发展。2009年9月,中国书法艺术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今,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特别是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加之应试教育的功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书法教育面临巨大冲击。有人建议,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要光大书法艺术就应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一部分进行考核。
(1)你是否赞成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在汉字书法受到冲击的今天,试就如何光大中国书法艺术提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在我国,虽然普通话早已被法定为国家通用语言,但近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作为语言的重要代表,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方言,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1)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2)真理越辩越明。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真理观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3)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请就如何保护方言提出两条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谈到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党内集中教育接续开展,每一次都是 “补钙”“加油”。 在2月20日的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 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要教育引导全党 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要树立正确党史观,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要把学习党史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 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全党接续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2)结合材料,谈谈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3)请就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策划三个具体活动方案。
2021-07-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谈到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党内集中教育接续开展,每一次都是“补钙”“加油”。在2月20日的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要树立正确党史观,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把学习党史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全党接续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2)请就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党史的氛围撰写两条主题鲜明的宣传标语。
2021-09-23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体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时也附带产生“五花入门”的生活垃圾。而如何解决城市污染源之一的生活垃圾,成为城市环保的难点和痛点。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超过65亿吨,侵占约35亿平方米土地,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人们将自己不用的资源当成垃圾抛弃,对城市环境、自然生态圈等造成破坏。弘扬环保文化,推进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出台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市民垃圾分类知识欠缺、自觉意识不足,我国垃圾分类效果还不理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仍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弘扬环保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影响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市民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2020-11-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归根到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保护知识产权又是保护、促进知识创新的关键。因此,产权保护必须着眼长远,着力当下。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强化社会监督,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实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标本兼治。抓紧解决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产权保护精准度,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保护知识产权要“着眼长远,着力当下”?
(2)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谈谈该《意见》提出的要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请以“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助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为主题,撰写一篇时事小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2017-06-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