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培育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一规定是基于(     
①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减轻学生负担
②家庭教育决定了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水平
③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图文并茂的节能环保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在大街小巷、住宅小区、公共场所随处可见,营造出全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氛围。有人积极付诸行动,也有人视若无睹。文化对个人 影响不同的原因是(       
A.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D.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文明的支柱与灵魂。

乡贤大多都是一个地方老百姓公认的有知识、有教养且德高望重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围绕乡贤而形成的乡贤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影响力较大,而且有非常有代表性、有权威性。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民风是否淳朴、乡风是否文明,与一个地方的乡贤文化是否盛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乡贤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风格等,都是当地老百姓的学习的示范与标杆,也引领着这个乡村的发展方向、决定这个乡村的前途与命运。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力发展乡贤文化十分必要。

结合材料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分析加强乡贤文化建设的原因。

4 . 2020年春节,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9场《国学公开课2020----春节特别节目》,节目现场巧用LED大屏,紧扣时代脉络,传递家国情怀,将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诗与远方”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唤醒人们内心的温情与感动。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景观,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便无法消除
C.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D.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2018年4月23日,邓小平图书馆举行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引导广大市民走进阅读生活,建设书香广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广安市为什么要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
7 . 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应当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歇。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这是基于
①爱国主义是公民追求的最终道德目标,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引领风尚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修养的需要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强基固本
④文化环境影响人,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发挥其特有的感召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