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不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03-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一个“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有几千万人关注。“为你读诗”是一个以诗歌为纽带,连接人与人的诗意生活平台,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等经典文艺作品,参与者包括行政官员、行业翘楚与普通大众,为中国大众和青少年提供了兼有知识、审美和情感的诗意生活内容。这表明(    
①形式多样的文化决定着人们富有诗意的生活
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传媒发挥了文化传播、沟通和共享功能
④大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起决定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抓好青少年群体的党史学习教育,要把党百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编写成教学案例,教育引导青少年在思政小课堂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在润物无声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追求。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深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追忆共产党人建党的光辉历史,深入学习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集体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基于(     
①用好红色资源可以更好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②唯有革命精神才能承载得住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参加文化活动,能使人的内心世界永葆勃勃生机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教育部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行教育职责。该通知(     
①有利于强化家长的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合理使用手机
②意在通过营造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影响人的行为
③旨在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④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663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1高三·广东·开学考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江西省教育厅开展“红色走读”活动,组织大学生登录平台参观学习。借助电脑、手机等终端,“身临其境”畅游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24个展馆,在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AI、VR等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让红色教育更加普及。

通过参观数字展馆、品读红色故事、打卡红色足迹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4月10日,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平台的访问次数接近7000万次,网站留言量超过3万条。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江西省为什么开展“红色走读”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损害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主因。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上学是否可以携带手机、老师是否可以使用手机布置作业等问题作出明确要求。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通知同时要求,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通知要求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