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回家了。微微含笑的千年佛首,相隔山川大海,历经坎坷归来,那一抹浅笑,依旧如此平静、安详且笃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千年佛首作为“活”着的历史,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千年佛首回归是中华民族日益强大起来的见证,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千年佛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直接书写了中华文化
④千年佛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展现了先人全部的智慧和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2 . 评弹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众多艺术家用“弦上非遗”评弹,加上新鲜的编曲,演绎《满江红》《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用评弹演绎古诗词(     
①彰显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②能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4 .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726次组卷 | 104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节期间,初一到十五,最大感受是“变”:眼里是变,耳边是变,风气在变,思想在变……中国“正在起变化并将起更大变化”——这个判断,正被一系列迹象佐证。这个判断说明
A.春节不再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改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C.思想运动正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D.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2016-11-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政治试卷
6 .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总部胡同内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遭遇拆迁几成瓦砾,引起有关专家的感叹:拆的是房子,痛的是文化。这是因为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
①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②我们走向未来、实现振兴的重要“软实力”
③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