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19日晚,由河南卫视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晚会之《中秋奇妙游》一经播出就连上六个热搜,引得无数网友纷纷点赞称绝。

《中秋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从唐小月为了与父亲团圆而进行的一段奇妙之旅展开,以主人公的视角穿越千年历史,领略中华文化的“团圆”之美。武术节目《少林·功夫》以岳嵩山少林寺壁画为原型,结合XR技术,展现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民乐节目《豫见》以豫剧为基础,着重河南元素在民乐重的腔调,并通过虚拟场景进行呈现……短短一个小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更是华夏儿女对悠久历史文化的骄傲和自豪之情。

从春节《唐宫夜宴》的火爆全网,到后续的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系列晚会的经典频出,路红莉导演将成功原因归结为:要认认真真地真正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一颗敬畏之心去做它,这是第一根本;其次,技术赋能,每个特技跟内容要很好的结合,节目中蕴含着文化内涵;再者,跟网友沟通,真正感受大众所需所爱,用大家较为认可的讲述方式,才能得到共情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爆网络的原因。
2 . 2021年9月9日,中俄双方首次在线上举办“中国文化节”,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俄语频道、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文化频道、中俄头条客户端等中俄主流媒体,向俄罗斯人民展现独特的东方艺术、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新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庆祝民族节日可以展现民族文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革命纪念场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近年来,各地革命纪念馆依托建军节、建党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入队入团入党仪式、成人礼、重温入党誓词、共唱国歌等活动。举办上述活动旨在(       
①运用特定的仪式礼仪,增强红色教育,强化红色记忆
②依托传统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体现庄重感、仪式感
③培育文明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以史育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民设计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集乡村旅游、农品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众多特色活动于一体,使农民充分感受丰收喜悦,也让游客尽情体验各地农耕文化。材料中庆祝活动(       
①表明了农耕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体现中国农民拥有相似的文化价值情怀
④可用于见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农耕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9更新 | 12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作家王蒙说:“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       
①以其丰富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文明②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③以其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集中表达了民族情感与文化韵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6更新 | 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等活动分享丰收的悦。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
②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③强化文化的同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2-15更新 | 155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连平县忠信中学2019届高三12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又是一年端午时,这一天人们采叶裹粽,悬挂艾叶,饮雄黄酒,戴五彩线。在宁夏,居民比赛包粽子、绣茶馆,“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在黑龙江,艺术家汇聚“云端”,通过直播展演端午民俗……这表明(       
A.粽叶、艾草等实物上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B.庆祝端午充实了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C.传承弘扬端午文化能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粽叶、艾草是传统习俗的组成部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
2020-09-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政治试题
8 . 由于我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厦门地区有博饼的习俗,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中秋夜烧塔,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这说明
A.中秋节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各地的中秋节蕴含着各地区不同民族生活相同的风土人情
C.透过不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地区文化的韵味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中秋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2019-10-10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清明节作为一个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的累积给了它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它内涵。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对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传统习俗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②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③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社会心理因其稳定性一经形成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国是一个数千年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农事节庆习俗。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和举办此节日有利于:
①复兴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耕文明
②发挥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③展现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④具体展示农民情感,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