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今年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5周年。35年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门墩(如图)是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门墩雕刻多以汉语谐音表意。如“鱼”与“余”“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穗”与“岁”、“瓶”与“平”、“鹌”与“安”谐音,表示年年平安。这说明(     

①门墩具有实用价值,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的希冀
②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会影响门墩雕刻的结构和造型
③石雕艺术映刻着历史的意蕴并有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功能
④门墩具有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秋分一过,中秋即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一种文化的纽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
④传统习俗所蕴含的精神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0年12月,我国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蕴含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③它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④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1-02-23更新 | 211次组卷 | 5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民设计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集乡村旅游、农品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众多特色活动于一体,使农民充分感受丰收喜悦,也让游客尽情体验各地农耕文化。材料中庆祝活动(       
①表明了农耕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体现中国农民拥有相似的文化价值情怀
④可用于见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农耕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9更新 | 12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中国宪法日(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以立法形式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主要是(       
①利用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9 . 一年农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和传统农事密切相关。我国决定将2018年农历秋分,设立为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农耕文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
②以浓缩形式重演人类农业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③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筑牢农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2-24更新 | 49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