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时间去哪儿了》是由来自金砖国家的5位电影导演,分别以时间去哪儿了为主题拍摄的一部电影短片,它以各个国家小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将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表现的淋漓尽致。2017623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金砖国家电影节首映式上引发热烈反响。这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相通之处
C.金砖五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D.金砖五国文化得到相互间民众的认同
2 . 2017918日至101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艺展演在敦煌举行。此次文艺展演,既有《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经典剧口,又有新创排剧口;既有国内、国外剧口,又有国内外联袂演出剧口;既有重要演出剧口,又有群众性展演活动,可谓是一次多元文化的集中大展示,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这一活动
①表明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②体现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③是我
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为中华文化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机,使学习中文的热潮席卷世界。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悄然掀起了“汉语热”。这不仅体现了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看好的内在逻辑,也承载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试图通过学习汉语和解读汉字来破译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密码。为顺应形势发展,我国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汉语传播和推广举措,也让“汉语热”持续升温。譬如,整合孔子学院资源,打造汉语国际推广“航母”,打造更多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语桥》等优秀的综艺节目,增强汉语的吸引力。许多专家学者评论到,以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为越来越多人所聆听。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以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为越来越多人所聆听的缘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文就是东亚的通用文字,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都曾经长期使用汉字。今天,在中国复兴的推动下,“汉语热”又在世界兴起,在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还表演了背唐诗和唱中文歌曲。
在哈萨克斯坦,全国总人口才1700万,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的就有1万多人。在俄罗斯,汉语专业大受欢迎,就业情况良好。在巴基斯坦,汉语学得好的巴基斯坦人,常常被当做“香饽饽”招进中国公司。在很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合作开展的汉语教学活动已开花结果。汉语成为助推经济合作的润滑剂,更是中外民众心曼的文化桥。
“汉语热”成为全球潮流,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交流的增加。二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中国儒家传递“和”文化.讲究“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强调“和则强、孤则弱”、“一花独放不是喜,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而不同、多元包客的价值观,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民众的共鸣和认同。三是政府层面积极推进各种艺术节、旅游年、国家年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汉语热”在世界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说明“汉语热”兴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互联系。
(3)作为青年学生就如何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两条具体建议。
6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西湖之上,月光之下,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最忆是杭州”的震撼,诠释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③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4-28更新 | 66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7 . 《小苹果》因极具特色的复古曲风动感韵律与朗朗上口的歌词,成为新一代神曲,风靡全球。与此同时,源于韩国授权的《爸爸去哪儿》也火爆荧屏。这启示我们,繁荣我国文化应(     
①加强交流,积极引进外来文化     
②注重包容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尊重多样性,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7-03-21更新 | 42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山东菏泽市高三一模考试政治试卷
8 . 2016年8月26日,“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系列文化活动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同时拉开帷幕。阿拉木图“中国馆”整体布置具有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管内不仅有介绍中国政治、经济、自然、历史、人文等各领域的优秀图书和精彩影视片,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当地民众更加全面、深刻得了解中国。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9 . 农历8月1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亚洲许多国家的传统节日,但各国习俗并不尽相同。如:韩国人要举行“茶礼”、品尝松糕和芋头汤;日本人在赏月时吃江米团子……透过各国不一样的中秋节习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0 . “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2-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