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代表、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十九大记者会上表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文物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材料二   南平历史悠久,是闽江源头、“双世遗”武夷山所在之地、朱熹宋慈故里、山水生态之城等,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前,闽北传统村落保护的形势严峻,部分文化遗产处境濒危。为此,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闽北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加强闽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扶持力度。议案指出,闽北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经典理论和精湛的建造技艺,集中展现了闽北特色风情,体现了闽北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

材料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闽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21-10-2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2)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1-09-0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1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向埃及民众推介中华文明崇尚读书、尊重知识的传统理念,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邀请埃及知名学者穆赫辛教授举办线上讲座,重点介绍了阿语译作《论语》《中国经典选集》《中国智慧》等经典,概述了从古至今阿拉伯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看法,并通过客观视角解读中国文化,以期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在图书分享活动中,仅一天时间就有120多名埃及网友晒出了他们最近正在阅读的“书单”,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并在线分享了读书心得。以下是部分截图:


运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的价值。
2021-07-15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此次申遗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
2021-01-26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

材料二   2019年,“春节”二字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属词语了,而是变成一个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借助春晚,春联、窗花、爆竹、年夜饭越来越走向世界……影片《流浪地球》一片中,多次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春节、礼花、饺子、北京话等。环顾近年来的中国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借助电影荧幕,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展现出来,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能够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接受﹖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之一,承载着国家形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素。

近年来我国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战狼2》《芳华》《无问西东》《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在国内接连成为“爆款”,但是在欧美及周边国家,中国电影却屡遭冷落。欧美受访民众普遍认为,中国电影创作者对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使国外受众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有些中国影片主题表达过于直露,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

中国电影”走出去”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实现与海外市场的对接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国内部分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电影不应该急于求成,盲目模仿,而应该练好内功,要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华文化的优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体验中国魅力,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走进去”提出合理化建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21日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坚持“丝路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参与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6个,其中,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舞台艺术表演,总演出场次达到98场,参演的大部分剧目涵盖门类广,有戏曲、芭蕾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民乐等。题材丰富,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有红色题材等。通过这些活动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艺术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 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 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 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 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 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 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 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 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 鉴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