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洲主张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结合材料,从文化多样性角度分析“茶”与“酒”可以兼容的合理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属我国首创,《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做大做强中华文化。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可循。《方案》在如何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问题上给出了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安、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认识。
(3)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请你为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提三点具体建议。
2020-11-0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预测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品,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尽管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据统计,16至20世纪《牛津英语词典》共收录汉语借词245个,像Confucian(儒家)、longan(龙眼)、kungfu(功夫)等早已为人所熟知,而未进入词典的汉语借词更达千余个,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思想哲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引起全世界关注。像人民币“renminbi”、太空人“taikonaut”、高铁“gaotie”等逐步被外媒接纳和使用,成为中国时代变迁的见证,展示出一个经济发展、科技崛起、文明进步的中国。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词新语,有的直接以音译的形式借入英语,比如,两会“lianghui”、普通话“putonghua”、土豪“tuhao”、大妈“dama”、给力“geilivable”等无一不是书写着一个真实的、进步的、多彩的现代中国。


(1)汉语“出口”,出口的是语言,更是中国走出去的“正名”通道。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英语语系接纳和使用汉语词汇的原因。
2020-11-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考评政治试题(一)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吃秀、抖音等等的发展,捧红了一大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李子柒每条视频巨量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在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不论是劳动成果还是视频作品,李子柒都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神。正如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6 . 体育是一种世界语言,是全球通用的表达方式,它逾越了语言障碍,超越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搭建起了跨越民族、宗教、信仰、习俗甚至种族的桥梁,不断塑造着共同的体育精神。在X市某中学的体育课上,某体育老师播放了一段2020年世界跳水锦标赛的视频,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场比赛公平吗?学生们就此议论纷纷:

学生A:不公平。跳水运动是艺术与体育的结合,裁判打分的主观性很强。

学生B:很公平。裁判打分有客观标准和统一规则,按规则打分就是公平。

面对同学们的争论,体育老师作了总结:体育竞赛的公平总是相对的。任何比赛都受到裁判、场地、器材、技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解释“体育是一种世界语言”。
(2)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就竞赛公平的相对性问题展开分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10日,在对希腊进行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希腊报纸发表《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一文。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者学派”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公元前4嘴纪,古希腊人给遥远的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o16世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传入中国,成为中西科学交流的先导。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希腊中国友好协会60年如一日坚持“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工作到老”,中国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中希两国会继续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共同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希两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都是相知的,更是相亲的”观点,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有一种传递叫中国精神。据统计,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对外援助。并在援助物资上都印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等美好寄语,堪称“世界诗词大会”。文字的背后包含了中国人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深厚情谊,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的运用为何会使世界人民感受到捐赠品更有温度。
2020-10-1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也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如网友评论:有道义的中国物资,有意蕴的中国话,都和中国人的心意一起送给需要帮助的外国友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的运用为何会使世界人民感受到捐赠品更有温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也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如网友评论:有道义的中国物资,有意蕴的中国话,都和中国人的心意一起送给需要帮助的外国友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的运用为何会使世界人民感受到捐赠品更有温度。
2020-10-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