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至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沉淀。西汉中期,中亚、西亚、中原等地缘文化开始相互交织碰撞,奠定了敦煌作为一个多样性思想交汇地的基础。敦煌存有始于晋止于宋初的3万余卷古写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内容以佛教经典为最多,还有道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等。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如回鹘文、于阗文和栗特文等。今天,敦煌文化已逐渐成为推进民心相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合作、包容、共赢等文化共识,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回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0-10-0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三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一)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习近平在山西大同的第三个考察点是城西武州(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距今已近1600年。这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大同)之后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圣地,历时近70年完成。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石窟按照石窟形制、造像内容、样式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习近平仔细察看雕塑、壁画,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石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这句话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21日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坚持“丝路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参与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6个,其中,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舞台艺术表演,总演出场次达到98场,参演的大部分剧目涵盖门类广,有戏曲、芭蕾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民乐等。题材丰富,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有红色题材等。通过这些活动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艺术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了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化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1)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简要概述材料所包含的道理。
(2)阅读材料,说明文化的交流互鉴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4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医药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地在救治工作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积极发挥了中医药作用。截至4月13日,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中医药治疗病例达到92.58%。其中,武汉市隔离点服用中药比例为96%,方舱医院累计服用中药人数占比达到99.9%。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下专门设立了中医药专班,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治重点科研攻关工作和中长期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建立。目前,我国最新版本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已翻译成英文,并且主动与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互相分享,已有中医专家前往意大利、柬埔寨等地支援当地抗疫。

材料二   “90后”这个群体镌刻下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国家需要时,他们没有临阵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披上白衣,他们就是捍卫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他们就是守护城市安全防线的钢铁战士;戴上袖章,他们就是维系社区运行的基层干部……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父辈终会老去,青年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他们担当责任的样子,成就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青年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内涵,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1)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疫情防控战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但在西方部分国家仍然禁止中成药。有些人认为,不同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冲突。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新时代青年。
(3)灾难考验人性。比病毒传播更可怕的,是虚假信息的层层发酵和恐慌情绪的急速蔓延。在日本社交网络上,相信并传播“中国病人倒毙街头、中国人为了搞恐怖主义,故意散播病毒”等谣言的人不在少数。请就如何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谈谈你的建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也是文化、友谊之路。

材料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彰显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和魅力,展现中国开放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追求,更是契合沿线国家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需求。

材料二:我们不仅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重视外国文化“走进来”。在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中,中国坚持中非“共兴思想”,支持非洲国家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等联盟,共建中非媒体合作网络,推动中非互设文化中心。此外,中国还实施50个文体旅游项目,举办文化节等活动,把非洲文化引入中国。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没有民族个性和特色、照抄照搬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不管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还是外国文化“走进来”,我们都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将非洲文化引入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0-09-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泰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 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 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 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 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 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 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 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 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 鉴准则?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故事。该电影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受到观众的喜爱与支持。

《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陆澳大利亚后,观众被充满神奇色彩的东方神话题材所吸引,哪吒对爱的渴望和对认可的向往引发他们的共鸣,上映首日引爆当地票房,创澳大利亚近10年华语电影开画最高票房纪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我国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电影在国外受到欢迎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出名的李子柒被《中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李子柒不仅在中国走红,在国外也强势“圈粉”。

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的视频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勤劳聪慧的欣赏、对手工技艺的好奇、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李子柒及其团队积极运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发布的短视频生动直观、新颖易懂。看了李子柒的视频,许多外国人心生向往、发出赞叹。李子柒向世界打开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她这种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是对外文化传播中值得研究的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释李子柒的短视频能够在国外强势“圈粉”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两年来,四川绵阳90后姑娘李子柒打造的“中国式田园生活”系列视频在国外媒体走红。从手工阿胶、桂花酿酒、腊味合蒸到文房四宝、古法胭脂、手工造纸,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美食文化与传统工艺被子柒完美展现。李子柒的视频画面精美,构图考究,制作精良,充满诗意的田园气息和浓郁的烟火味,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无数国外粉。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李子柒的视频打开了一个精巧别致的窗口,和众多精彩纷呈的窗口一起向世界展现一个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


根据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李子柒现象”对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2020-07-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