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一群娇憨可爱、活泼生动的唐装仕女从古画中走来,穿越《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七大国宝,带领观众经历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2O21年河南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出圈”。节目组将传统画卷与数字科技完美结合,创意精美的舞台效果引人惊叹。线上网友纷纷点赞,更有网友评价;“这是个能诠释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好节目!”

《唐宫夜宴》不是个例,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到线上线下的美术作品展,优秀传统文化搭配多元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平台,随着春天的到来,吹进了人们的心里。当下,传统文化审美已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新国潮“不仅涵盖了文化创意产品,也融入到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空间。

中华文明,弦歌不辍,守住根与本,便能拥有更辽阔的精神家园。2月14日,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陈雷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我们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生活、情感和行为里去。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守住中华文明的根与本”。

2 . 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全国各界正在为弘扬冰雪运动文化共同努力。

我国传统的冰雪运动历史悠久,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冰雪运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以冰雪运动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这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营造良好的冬奥氛围,为“带动全民参与冰雪运动”增添文化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冬奥会的举办对传承传统冰雪文化的作用。
2021-03-20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潮州、汕头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企业等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情况。

潮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广济桥、广济门和广济楼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强调,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同时,要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侨批”是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潮汕地区应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潮汕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夜幕降临,广州江南大戏院里,座无虚席,观众们等待着广州粤剧团的传统粵剧剧目《白蛇传》开演。为让古老粤剧增添青春色彩,近年来广州粤剧团与时俱进、求新求变。《鸳鸯剑》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剧本,如何把老剧本改编出新意,需要下大功夫。广州粤剧团在改编中直面痛点,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声乐唱法、在音乐使用上结合时尚元素;剧组在编排中增加了武戏场面,多了一场小旦踩跷;此外,在音乐配器方面,把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戏曲的梆黄相结合,主题曲《剑歌》的编曲则加入了钢琴,使传统老剧唱出了新味道,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表演结束,直到谢幕、散场,许多观众都不愿离开,这就是艺术带给人的心灵震撼。要让古装剧更适应现代审美,与时俱进,不脱离现代人的思想与价值观,才有感染力。

“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是剧团一直坚持的理念,粤剧团团长吴非凡认为,让孩子成为粤剧艺术的接力者,打开他们的艺术视野,让岭南文化在孩子们中间薪火相传,就是让粤剧焕发活力的最好方式。


古老粤剧赋彩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老剧是如何唱出新味道的。
2021-03-09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次在“云端”举办。“云上文博会”11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设立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示展销专区,重点展示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转化利用成果,突出非遗技艺的活态呈现和传承。

水族马尾绣、苗绣、宋锦、雕漆、蜡染……80多项非遗技艺在现代物品上焕发新彩,设计的赋能功不可没。陕西国家级非遗剪纸技艺将“龙凤呈祥”的中国传统元素以剪纸形式呈现在皮包上,让普通箱包成为文化传播载体,让从前只适合节庆婚礼场合的元素受到当代年轻人喜爱。观众在线上看到的VR展馆全景还原了线下展厅,展示了登上过国际舞台的非遗箱包等。通过传播载体和技术创新,这些非遗转化成果在国际上大受欢迎。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分析“云上文博会”是如何助力非遗从深山走向世界的。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能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科学精神贯穿于抗击疫情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以科学研究助力疫情防控,加强病毒溯源和病源学检测分析,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深化对病情特征与治疗方法的科学认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科学治理遏制疫情蔓延,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根据不同群体、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发挥科技在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前沿科技,在疫情科普宣传、政策发布智慧监测等环节助力。围绕“防疫病、防恐慌”,积极开展应急科普,用事实、用科学说话,科学分析疫情形势、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有效增强了整个社会防控疫情的意识和能力。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全程参与,亮点突出,作用独特。

“大疫出良药。”这次疫情虽然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但身赴一线的中医专家们通力合作“边救治、边总结、边完善”,从老药里筛选出有效药物,并研制了几个新药新方,形成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寰、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这些药在此次抗“疫”中功效显著,如清肺排毒汤,是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6天后,通过肺部影像学对比显示,93%的患者肺部病灶显示不同程度缩小和吸收,在阻止轻症、普通型转为重症、危重症方面,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在疫情防控中“三药三方”显著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新技术的“加持”’如全自动煎药机、空中药房、远程诊疔、大数据分析等。

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1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中医药的疗效引起国际社会关注,部分中药出现脱销现象,海外市场对中药的需求也成增长态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科学精神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三药三方”的研制及推广对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微纪录片这一诞生于新媒体和短视频时代的新型表达和传播方式,越来越成为各大媒体和商业平台偏爱的时髦“语言”。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热血的脱贫奇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等,它们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时代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12年每集6分钟的《故宫100》艺术再现,到2017年每集5分钟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再到2020年一段3分多钟的《丁真的世界》国人热捧等,它们以内容更简洁精微、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迅速吸引了生活节奏加快的广大网民的眼球并获得良好口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微纪录片获得良好口碑的原因。

8 .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等的发展,捧红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在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风,成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在某海外社交平台上,她的视频订阅者高达746万,李子柒获评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故事,讲好了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
2021-0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广东潮州考察,期间沿着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步行。习近平强调,广济桥历史上几经重建和修缮,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保护我们民族的瑰宝,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珍惜和保护好广济桥。
2021-02-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责财富。回望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打出了国威军威,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与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