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省围绕“乡村振兴”“农耕文化”“农产品十美食”三大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具有山西特色的主题活动。关于“农耕文化”,某班组织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两种看法。

甲认为:“农耕文化”代表的是农业文明,现在已是后工业文明时代,农民丰收节展示“农耕文化”是在抱残守缺、已不合时宜。

乙认为:“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围绕“农耕文化”开展的农民丰收节活动意义重大。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振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进入新时代,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评析甲、乙两种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省围绕“乡村振兴”“农耕文化”“农产品十美食”三大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具有山西特色的主题活动。关于“农耕文化”,某班组织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两种看法。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振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进入新时代,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


(l)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评析甲、乙两种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3 .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党史国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党的根、党的魂,学好党的历史,我们才能知史爱党、知史兴国,永远跟党走,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历史”为名,认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对此加以批驳。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故宫博物院发布新一部虚拟现实节目《御花园》,节目利用三维特效真实呈现了御花园的全貌,结合史料研究创造性地还原了这里曾经的植物、动物、假山、建筑构成的生态系统,多层次深度解析建筑背后蕴含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再现了一个生机蓬勃勃的皇家园林,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感受故宫魅力的沉浸式体验方式。


分析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对文化传承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浮生六记》原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记叙的是沈复和妻子芸娘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昆曲是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门类的古老东方艺术。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的园林景观创新结合,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形式,让观众置身于演出实景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跟随演员穿行在园林的亭轩廊窗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这一浸入式表演形式,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没有任何的宣传投入,只是靠着昆曲迷们在朋友圈的“圈粉”而悄然走红。


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简要说明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悄然走红所包含的道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习近平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
2019-10-2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文称法国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文物的损毁、消失是人类不能承受之殇”。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燃爆2019年春节档,票房近47亿元,海外票房突破4000万,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影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将吞没整个太阳系。面对灾难,是保留精英火种以待重生,还是全球携手努力共渡难关,人类面临抉择。“带着地球带着家”的“流浪地球”计划被采纳,计划主张:无论何时也不放弃共有家园。人类共同努力,建造上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奔往新的栖息地。在全球发动机意外停摆的生死危机面前,无数人与时间赛跑,舍小家,顾大家,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影片情节和叙事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打开方式”,被影评人士称为“很中国”的科幻影视作品。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影片创作中“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是如何做到“很中国”的。
2019-05-06更新 | 37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写出自己的座右铭。列举实例,简要说明该座右铭在指导自己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实际效果。
2019-03-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会考补考)政治试题

10 . 据初步统计,目前仅我国2000余家公藏机构收藏的汉文古籍文献(含民国线装书)就有约20万个品种,超过5000万册件。研究好、利用好这些文献典籍,使它们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施十多年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不仅在珍贵古籍的抢救与保护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更在这些古籍资源的整理再造挖掘研究与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知识,说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意义。
2018-10-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