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能识文断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兴趣不大,而对外采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热情,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18-04-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17年10月7日,山东省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新规划建设的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保护.传承.研究”为主题,按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分类方式,结合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共划分人生礼俗.民间习俗.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综合演艺六个展厅,每个展厅达180平方米。该博物馆以收集实物为主,采用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收藏和展示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结合材料一回答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二观点进行评析。
2018-01-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霍州市煤电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二)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火了。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
相比文字、图片、传统视频,网络直播可以随走随看随拍,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场景,增加了参与感。从明星、网红直播发展至今,不少普通市民也加入了网络直播大军。某知名大学的老教授通过直播平台讲授微积分,吸引了万人同时上课。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昆曲等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通过网络直播,让“高大上”的文化火起来;农业生产、教育课堂、国粹艺术等“正能量”内容纷纷走进直播间,为网络直播带来新内容、新活力。直播为各种“民间高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更多网民表达自我和休闲娱乐的新方式。
然而,网络直播在传递文化和价值、推动文化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网络主播为追求新奇内容,以低俗内容作为吸睛手段,大打“擦边球”,甚至逾越法律底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积极意义。
(2)请你结合实际,就如何规范网络直播活动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4 . 材料一: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吸引众多观众同赏中华诗词,共寻文化基因,让今年的新春佳节格外“诗意盎然”。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参赛的选手们不仅以其对传统古诗词的热爱展现出中华审美文化之风范,更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知行合一践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对人们精神的滋养。 
材料二: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社会各界对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增强,参与主体很多,总的势头很好。从重视传统节日,到传承家风家训;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格律诗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已经引起诗界热议。
在国人对传统文化热情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和网络传媒的良莠不齐,贬低、戏说、调侃传统文化的作品、段子时有出现,这些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我国文化的发展。理性看待中外文明的优缺点,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众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化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人人责无旁贷。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格律诗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3)当下传统文化热潮涌动。身为高中学生,请为传统文化不仅热起来更要传下去提两条具体建议。

5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对于当下的古诗词热,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调查活动,同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工作也正式开始。这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

我国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全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域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古村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7 . 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浓浓的家国情怀在文明家庭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今天,民主、平等、和谐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家风中重男轻女、重读书轻商务等封建思想已不合时宜。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已成为家风传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原因。
9 . 微信红包是一把双刃剑。最近,辽宁一学校的老师就把微信红包用“歪”了。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辽宁铁岭的一老师把成绩表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并留言要求家长发红包,凡是不及格的分数要按照一分一块钱来发,红包标上“惩罚”二字。
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创新,关键不在于手段如何跟上时代,更在于是否具备适应性和可及性。“新技术+教育”有可能出现像慕课这样的共享教育典范,也可能出现像“惩罚红包”这样的尴尬尝试。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在内的任何教与学、学与思、思与辩的活动都要做到精细、有序、科学。改革不能随意,创新不能任性,尝试不能走偏,这样才能让老师、学生与家长在共同获得知识教育的同时,收获品格教育,“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也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教育创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
材料一       手工艺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它的传承有一种历史责任在里面。工匠精神要求工匠在传晚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融合,更是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种坚定气质与坚守。
材料二       当前,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已经有了十足的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制造业仍然处于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人们仍然热衷于追捧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等。   中国制造业急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真正打造出高水准的产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1)有人认为,工匠守着古老的技艺已不能适应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时代,弘扬工匠精神意义不大。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反驳。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培育和弘场“工匠精神”对我国制造业的积极影响。
2017-04-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