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春节是一个“家”的节日。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拜年、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羊年春节,手机红包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一些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给春节带来更多惊喜。然而,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话,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一些人过于追求红包的“厚度”,忽视了红包的感情“温度”,红包越来越多,祝福却慢慢变了味儿,年味淡了,亲情疏了。其实,问候、陪伴等感情交流,才应当是春节的主角,有人呼吁:请放下手机,给父母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手机红包这一现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13-14高二·安徽宿州·期中
2 .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烙印着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既具有古风古貌又有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由于“保护性”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
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一直说下去”。
2016-11-26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吉安市白鹭洲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12-13高二·重庆万州·阶段练习
3 .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6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2016-11-26更新 | 7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