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过去,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熏育出来的医疗科学,骨子里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医药学应在挖掘继承传统中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其外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领悟和吸取中医学的科学内核,又要认真分清和摒弃中医学的封建糟粕;既要发扬中医学的特色特长于国内国外,又要携手西医学共创现代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现代社会得到大的进步,才能延续五千年的生命,也才能彻底消除对中医的怀疑和攻击,也才能真正振兴中医,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传统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故宫博物院发布新一部虚拟现实节目《御花园》,节目利用三维特效真实呈现了御花园的全貌,结合史料研究创造性地还原了这里曾经的植物、动物、假山、建筑构成的生态系统,多层次深度解析建筑背后蕴含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再现了一个生机蓬勃勃的皇家园林,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感受故宫魅力的沉浸式体验方式。


分析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对文化传承的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

保护古村落和乡村的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某县W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民居大都是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许多民居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前几年村里要改造,村民在“全拆重建”和“修旧如旧”两种方案选择上发生争执。经过多方论证与努力,最后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修建后的W村民居基本保持了传统的风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W村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保持传统的民居风格的道理。
2019-12-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宜丰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A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中,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中去,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着村民自 己“乡村魂”的特色文化品牌,并通过旅游进行特播,使乡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2019-1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浮生六记》原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记叙的是沈复和妻子芸娘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昆曲是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门类的古老东方艺术。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的园林景观创新结合,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形式,让观众置身于演出实景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跟随演员穿行在园林的亭轩廊窗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这一浸入式表演形式,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没有任何的宣传投入,只是靠着昆曲迷们在朋友圈的“圈粉”而悄然走红。


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简要说明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悄然走红所包含的道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文称法国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文物的损毁、消失是人类不能承受之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仅是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更是收获的好时机。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天人合一、取物有时等传统农耕理念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习俗。但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基于农耕文化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渐离我们远去。“中国农民丰收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中华文明延续融合的鲜明符号。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华文明延续融合的鲜明符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9-01-03更新 | 182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很快在多家媒体的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朋友圈掀起了转发浪潮。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豫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微电影《红色气质》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019-01-03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10 .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是对“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如果能够弘扬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己及人,建设一个更加太平、繁荣的世界,蒋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在今天我们应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世界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8-10-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