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12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端午节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其中,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如图)唯一出场人洛神的曼妙身姿出神入化,御用神笔曹植的描写显见词穷。据官方统计数据,自播出以来,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近50亿次,48小时内热搜上榜19次,视频的播放量超过1亿次。


一流的文化,更要有一流的表达。节目创作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端午的传统习俗和当代人的需求、期待进行了再创作。除此之外,创作也离不开全产业链的保障。除了自有媒体,河南广播电视台还充分利用其他平台的资源。在微信、微博、B站、快手、抖音等平台做了先于大屏端的首发。此外,还设置了系列话题,吸引大家围绕话题展开热议。当高科技与中国千年传统文化融合碰撞,用年轻人喜欢的演绎方式去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碰撞出对望之间,一眼千年的作品。国风吹起,文化大美。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让更多文艺创新“出圈”“破壁”。

2022-04-0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了《关无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2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天向前发展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材料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创造辉煌的永恒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毛泽东同志引用并创造性地解读《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了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习近平总我记用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等内容,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孔子“政者,正也”等论述,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你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认识。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工,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人生也是三个不断"赶考”的过程,请你就青年如何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材料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3)有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一项文化战略。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条建议。

4 . 材料一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如今,“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但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专家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会议指出,将努力促进农民工与所在当地的社会相融合,尝试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材料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会中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结合地区实际,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因地制宜,不应当是“千镇一面”。要从科学角度出发,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通过社区自治和决策努力促进农民工与社会融合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出方法论建议。
2022-09-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近百年来,随着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更有很多人认为中医药已经不合时宜。目前,中医药虽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不少地方,中药不能以药品的身份进口,只能以保健品、食品的名义销售。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知识,说明如何让中医药这一古老瑰宝焕发光彩。
2021-12-28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7 . 2020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山东省枣庄市被纳入沿运规划拓展区5个市之一,台儿庄区入选规划核心区。

为保护大运河,枣庄市台儿庄区按照“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的标准,复建了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古城设立了漕运度量衡展览馆、中国运河税史博物馆等数十处展馆,便于人们全方位、多层次感知古城昔日的繁荣;对运河大鼓、柳琴戏、洛房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部分传统运河美食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还原,并开展各种文化展演和主题活动;常态化举办国际马拉松、国际冬泳节、龙舟赛、全国河钓大赛等品牌赛事,累计举办大型会展活动1000余场次,培育了文博会、年博会、端午文化艺术节等会展品牌,搭建了亚太经济领袖(台儿庄)高峰论坛等平台。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被誉为“活着的古运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2日,云南省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倡议书呼吁;“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付诸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重新暂定于2021年下半年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生物多样性又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内容。“生物多样性”不再只是一个环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与文化多层面的生命共同体,旨在倡导全球通力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材料二   近年来,丽江市的玉湖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村里的古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修缮,最大限度保护纳西族古村落原始自然风貌和山水田园风光;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排污管网、环村公路、生态马场、停车场等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传统手工艺、纳西特色小吃、乡村音乐植入村民院落,实现一个院落一个主题;开展骑马体验、马术表演等特色马经济和国际旅拍、自然博物研学、雪山野营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玉湖村的文化意义。
(3)近日,COP15执委会决定开展主题宣传口号征集活动。请你围绕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两条宣传口号。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8字以内。
2021-09-23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来,岳麓书院弦歌不绝、气象万千,成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湘学精神的赓续传承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

湖湘文化的精髓在岳麓书院的“道南正脉”“学达性天”“实事求是”三块匾额中得到了清晰的映照。其中,“实事求是”匾映照出“经世致用”的湘学精神。“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称赞西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曾在岳麓书院寓居的毛泽东,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将“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实事求是”由此升华为党的思想路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湘文化为什么能涵养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021-04-12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之基,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社会留存的独特文化,具有重大的传承利用价值。目前,我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城镇化的“虹吸效应”让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工业和城镇转移加速了自然村落的衰亡;一些传统文化建筑逐渐受到损坏,能够反映传统农耕文化特点的资源载体越发稀少;随着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加快,农俗活动的传统逐渐淡化;农村基础教育很少涉及农耕文化内容,农耕文化博物馆等有效的宣传教育载体少,社会上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氛围不浓;以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为主要资源的旅游开发,普遍看重眼前盈利和即期收益,“破坏性建设、建设性破坏”隐患不少,难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璀璨的农耕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鲜活生命力。
2022-01-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