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戏曲艺术纷纷走进江苏的校园。“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豫剧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梆子戏的高亢明亮。戏曲以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多彩的内容,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

长期以来,对待传统戏曲的态度一直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大多数传统戏曲是写意的、唯美的,是文化精粹,应保持“原汁原味”。第二种观点认为,因传统戏曲观众老化且锐减,应紧跟时代,实现“脱胎换骨”。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及博大精深。无论是回归本体,还是戏曲创新,都推动了高雅艺术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传统戏曲能传承至今的原因。
(2)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你赞成哪个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020-10-3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通山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韧性,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破裂的性质。回顾中国漫长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韧性的展示史。“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每逢灾难降临,这种文明的韧性就会得到充分体现。战胜疫情,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我国文化发展中“文明的韧性”的认识。
2020-10-29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短视频、直播业等的发展,捧红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她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里,她用舒缓的述说告诉你如何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节日美食;可以看到她在古朴宁静的田园中,娓娓道来时令节气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到她在细致耐心地讲解中,展现中国木活字印刷术、中国古法墨和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她的视频让人觉得很真实,她很多干农活的把式,一看就不是演的;她的手远看很细腻,拉近了看很粗糙。她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截至2019年12月12日,李子柒在境外最大的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上的粉丝量达到749万,有着比肩世界知名新闻广播机构BBC(561万)、CNN(796万)以及FOX(386万)在该平台的粉丝体量,其感染力之强可见一斑。央视评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讲好了中国故事。”

材料二   作为这样一位顶级流量的网红,自然非议也是非常多的。有不少网友爆料李子柒以前从事过酒吧歌手的职业,这与她邻居妹妹、仙气十足的样子反差过大。2019年12月5日,一篇《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的原创文章,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文章用李子柒735万的粉丝量与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792万的粉丝量进行比较,并引述大量外国网友的评论,由此得出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这样一个结论。


(1)“李子柒现象”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火起来”。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请你对李子柒的网络视频遭到网友的质疑和非议这一事件,写出两点看法。
2020-10-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4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基础过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折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2020-10-11更新 | 247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于2018年6月20日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发布,并很快在多家媒体的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朋友圈掀起了转发浪潮。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微电影《红色气质》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020-09-13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浮生六记》原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记叙的是沈复和妻子芸娘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昆曲是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门类的古老东方艺术。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的园林景观创新结合,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形式,让观众置身于演出实景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跟随演员穿行在园林的亭轩廊窗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这一浸入式表演形式,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没有任何的宣传投入,只是靠着昆曲迷们在朋友圈的“圈粉”而悄然走红。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简要说明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悄然走红所包含的道理。
(2)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成功对我国的文艺创作有什么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抛弃传统,我们的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更是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尊重传统文化,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与精神追求,就是尊重中华儿女的勤劳奋斗与实践探索。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2020-08-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唐代,受长江流域灿烂文化的影响,潮州陶瓷古窑悄然兴起,此时出现制瓷工艺,潮州城郊窑场遍布,种类繁多,盛极一时。宋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除了为炉、壶、盂、罐一类日用器皿装饰之外,还结合当时的需求,进行观赏瓷器的制作,如西洋狗、狮子、人像和佛像等,其手法简练而传神,造型技艺相当高明。潮州陶瓷进入辉煌时期。

材料二   时今,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潮州陶瓷产业发展阻力重重,陶瓷工艺略显疲态,陷入困局。


(1)请你谈谈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结合材料一的启示,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破解潮州陶瓷工艺发展的困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前,不同思想文化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特别是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青少年如何才能担当起未来发展的重任呢?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立德铸魂,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新的“打开方式”,使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同一颗种子,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对青少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网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还原民国时期沉重却又传奇的时代质感,其时代背景是特殊的,然而逆境却是每一个时代共有的。该剧选取了该时代很有代表性的一类人物作为主角,虽然背景是充满创伤的时代,但却没有压得观众无法喘息,而是将观众带回那个年代,去感受这些有血有肉的人们在逆境之中,如何怀揣希望、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剧集里的每个人物都可以投射为当下的某一种观众类型,他们对于家国的关心,对于专业的坚守,对于生活的乐观,能够给时下的年轻观众以鼓舞和启迪。

材料二   该剧用了很重的笔墨讨论戏曲创作与表演,邀请荀派、筱派、尚派、徐派弟子作为戏曲指导,营造专业气氛,让观众感受原汁原味的戏曲之美。该剧深植戏曲文化,希望让观众由“看热闹”而“入门道”,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戏曲唱段,实时进行科普,建构内容矩阵,形成传播国粹文化的合力。这部剧做到了戏曲艺术性与情节趣味性的结合,剧集没有刻意增加叙事高频节奏以迎合时下观众的观赏口味,而是不急不缓地行进着,告诉我们生活虽不常是海棠红,而我们却可以始终心怀海棠香。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鬓边不是海棠红》能够给时下的年轻观众以鼓舞和启迪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鬓边不是海棠红》是如何继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
2020-08-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