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明代于谦曾在《观书〉一诗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网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这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特有的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有利手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可以让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9-04更新 | 17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巴蜀中学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卷
2 . 从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到2021年12月的第一次“天宫课堂”,再到2022年3月23日的第二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追逐“航天梦想”。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课堂设置在飞行器、中国空间站,科普专家组成员通过媒体为受众答疑解惑。开展太空授课有利于(     
①提升科普教育效果,创新空间科学知识
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③发挥天地互动的优势,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
④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热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0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七校(江津中学、大足中学、长寿中学、铜梁中学、合川中学、綦江中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3 .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其中语文课程把“文化自信”列为重点培养核心素养之一,数学更重视学科实践。课程方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课程标准内容的调整意在(     
①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②推进教育改革,营造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
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
④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在2022年春节档上映的八部新片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长津湖之水门桥》。在猫眼app的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观众对《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评价,其中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这样说的,“这是在唤醒国人的爱国情怀。”还有观众打出10分好评,并且写道,自己是哭着走出影厅的,可见这部电影确实用真挚的爱国情怀打动了观众。《长津湖之水门桥》能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得益于(     
①该片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②该片充分发挥了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该片作为优秀文化作品能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该片所呈现的一种精神力量,能深刻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1月2日,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出炉(共1885项),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葫芦丝)和杨家坪小学(书法)入列其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葫芦丝和书法作为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葫芦丝和书法体现出来的思想、审美、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③学校开展葫芦丝和书法的学习,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葫芦丝、书法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全面监测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勾勒出中国航天人走向星辰大海、不断攀登高峰的卓绝探索和美好前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为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服务社会、惠及民生,自神舟一号飞船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作物种子和植物材料的空间搭载诱变实验,最终培育出了数百种遗传稳定、品质优良的新品系、新品种。据估算,航天育种创造直接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材料表明(     
A.科技改变生活,航天育种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B.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C.航天发展的价值就在于其技术产业化程度
D.太空种子比普通种子更受市场欢迎
2.于最高处授课,于最深处“播种”,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的“天宫课堂”开讲,通过新颖有趣的活动悄悄在青少年心中植入关于“星辰大海”的种子,激励着大家崇拜知识、探索未知,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天宫课堂”(     
①潜移默化地给人熏陶比其它文化活动效果更好
②让青少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既有文化财富
③通过精心策划的活动助力青少年养成健全人格
④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北大红楼、嘉兴南湖红船等红色资源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这些红色资源对加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用好红色资源,康续红色血脉应(     
①以红色资源教育实践方案为出发点
②突出红色精神在育人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③设计符合青少年个性特点的育人活动
④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校都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能同上一节课得益于(   
A.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B.教育的传递文化功能C.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2021-11-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国维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会考班)
9 . 2021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邀请了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讲台,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该课堂(     
A.通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捷径
B.发挥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在传承文化中的传递功能
C.利用电视网络根本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推动教育的现代化
D.让时代楷模成为闪光的精神路标,引领学生书写新时代华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重塑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应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重构以人才体系为基础的乡村主体,重新构建乡村特色教育,重视培育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和发挥好互联网文化平台作用,加速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村文化服务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坚持村落文化的本原性与主体传承性,避免外来文化对乡村文化原生态的破坏。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更大文化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为乡村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