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1945年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2017年第四代《白毛女》成功复排。创作人员为了使作品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具有时代气息,主动向经典学习、向人民学习,深入故事原型发生地—河北平山县河坊村体验生活,新版《白毛女》更加强调回归格局艺术本体,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将以前的对白台词改成唱腔,贴近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它把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融合,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在歌词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歌剧《白毛女》是如何实现创新的。
2 . 《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另类”哪吒收获共鸣,打破成见的“不认命”催人奋进。影片虽取材于神话,却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哪吒身上“孤独的熊孩子”身影,更是引发了教育反思。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对传统文化的承袭,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要发挥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创造的功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挖掘资源,增添富有个性时尚气息、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流行元素,满足青少年对民族认同感和生活仪式感的需求,受到众多青少年喜爱。这表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     
①从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②坚持不同文化的兼收并蓄
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大荒时,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如今,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足见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几十年来的高产稳产,不可避免会对黑土地肥力速成一定遗支,出现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原理,说明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对黑土地保护的作用。
(2)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运用《文化生活》中创新的知识加以分析。
(3)请就如何让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更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提两条合理建议。
5 . 2019年7月16日,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我国文艺工作者(  )
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创作思路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
④深入群众生活,推出有时代感的文艺作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四大名绣之一“苏绣”始于春秋时期,其绣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这表明
①苏绣文化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②苏绣文化博大精深,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事里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作品。节目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涌现的30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经典文艺作品。节目组通过深挖《平凡的世界》《林海雪原》等经典背后的真实过往,还原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把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好故事、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通过电视手段重新结合,凝练内核、创新舞台构成,让观众得以从故事中看时代进步,从人物身上体会英雄精神。《故事里的中国》还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力求做到一戏一格,通过每一个剧目的创新,找到经典在当代的呈现方式,让经典融入时代,筑成中国人历久弥新的文化记忆和精神传承。《故事里的中国》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必将对中国故事的弘扬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故事里的中国》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
8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得到人民的认可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创作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
9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   

①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
③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力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08·广东·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2020-09-06更新 | 139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