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悠扬,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一部《平凡的世界》激励千千万万的读者;一部《渴望》创造了“万人空巷”的奇观;一部《大江大河》切实让年轻人感受到时代转折的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激昂力量,勾起无数人的青春记忆……2022年《人世间》的热播,更是呈现了一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诗。

“新时代需要文化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化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铸就新时代文化新高峰。
(2)反映时代要求与人民心声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3)“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请你就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成为新时代文艺先锋提出两条建议。
2023-08-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电视剧《狂飙》作为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该剧自开播以来拿下收视、口碑双丰收的好成绩。主创团队跟随指导组走访全国各地,并阅读研究了大量卷宗,才将这部剧打磨出来。剧情高能、表演到位、够接地气、直面问题,成为网友评论该剧的关键词。这说明(     
①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③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塑造人生
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创作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6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7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从文化传承角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   )
A.坚持我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B.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尊重我国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022-08-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导演多次深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曾经工作过的田间地头,感受黄文秀的世界,听乡亲们含泪讲述黄文秀的故事,反复研读她留下的《驻村日记》,最终以她的事迹为素材,创作了民族歌剧《扶贫路上》,获得观众好评。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秀文艺作品应该反映时代需要,弘扬中国价值
②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讴歌人民
③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作品才能得到观众认可
④文艺的质量和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广西共青团新媒体中心推出首部党史宣传文化产品《大同酒店》,借力当下风靡年轻人市场的“剧本杀”角色扮演,在沉浸式体验中,以更新颖、潮流的方式走近红色历史。这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要立足对红色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
B.要将红色文化作为时代要求,决定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C.应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红色文化内容形式创新
D.发挥文化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引导青年传承红色基因
2022-07-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丝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脸。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8 . “文化进村政府买单”,两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平均每年向民间文艺演出团队购买服务3372场。享受到文艺服务的村民达105万余人次,还提供“艺术培训”公益项目,这种“村民看戏,政府买单,村民学戏,政府免费培训”的文化惠民也直接助推了乡村的文化发展。该区做法(     
①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贯彻共享理念,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③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④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21-22高二下·河南信阳·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城市地标不应盲目追求网红效应》一文。

该文认为,地标,是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与时间的积淀。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其形成不一定来自人们的真实体验,也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网红建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有其价值与意义,可以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

该文指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不断涌现、迭代,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面对城市建设问题,规划者、建设者、设计师都需要沉潜下来坚守住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立场,为增添建筑之美贡献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好城市地标。
(2)班级举行“探究城市地标建筑的意义”的主题班会,请你为班会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022-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文化创新 课时重点练
10 .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说明(     
①上古农耕文明是自然现象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④文化魅力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