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17日上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集合了诸位优秀艺术家的创作精品。展览共设四个展厅,分别以厚重河南文化行、现代河南发展行、大美河南风光行、幸福河南生活行作为主题。文学讴歌伟大创造,美术勾勒时代肖像,书法书写文化记忆,摄影记录今日风貌,民间文艺展现人民智慧,不同艺术门类作品交相辉映,各美其美。这说明(     
A.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反映人民的心声
B.艺术家是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C.艺术家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讴歌新时代
D.创新文艺表达方式,用科技手段赋予文化时代内涵
2 . 2023年,一批优质电视节目火爆荧屏,《2023中国诗词大会》、《古韵新声》、《锵锵行天下第三季》、《诗画中国》、《经典永流传正青春》等节目,在新理念、新技术加持下,凸显传统文化悠长底蕴,用文化精品让观众与先贤之间实现沟通与互联,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继承而丰富多彩
②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艺创新要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④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8更新 | 856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开放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手段,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跃然于“大屏”“小屏”。

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借助新媒体数字手段,架起了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新桥梁。在《12K微距看国宝》节目中,利用超高清技术近距离展示文物细节,讲述细微之处不为人知的国宝故事;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中,一方面面向公众近距离直播考古挖掘现场,另一方面多维度呈现文物发掘过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在直播间加强互动营造“沉浸感”,并请专家随时进行专业讲解补充,使文物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屏幕中“活起来”;河南博物院联合人民日报合作推出的创意视频《古乐新声越千年》,赢得了高达1.1亿次的视频全平台曝光量……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新媒体的出现使博物馆的信息传达摆脱了时空的桎梏,插上了文化传播的“翅膀”。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博物馆是如何使全球观众共享中华文明之美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拥抱数字化潮流,讲好文物故事”为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150字以内。
4 .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以上观点反映出(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靠人民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④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必须以正确的艺术观作为创作的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河南安阳·竞赛
判断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2022-1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100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全新的形式,让一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艺术,变得通俗易懂了”“很有情境感,跟画作的内涵也很匹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开播后引发观众热议。

节目以中国经典名画作为内容载体和特定场景,与诗词、音乐、歌曲、舞蹈等跨界组合,“诗画合璧”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让诗画经典焕发全新的生机,让古老的诗画“活起来”。节目导演田梅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始终怀着一份使命感和敬畏心,也不断从传统经典中汲取养分和力量。”

田梅表示,“导演组在专家们的协助下,认真梳理每一幅画作的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精神内涵,随后围绕每幅画作设计文艺呈现形式;从音乐、舞蹈、戏剧、武术等创演形式,到CG、AR、XR等先进技术的创新融合,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最极致的表达方式,让诗画作品在节目中‘活’起来。”“与此同时,想要真正实现‘诗画合璧’,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及电影级拍摄手法用‘诗画合璧’打开观众想象力的全新维度,实现沉浸式体验,帮助观众更好地通过这档节目认识中国画、理解中国画、热爱中国画。”

《诗画中国》注重多元艺术的融合,例如在郎朗演奏的《杂花图》卷中,融合了中西方三首经典旋律来描绘徐渭泼墨大写意的草木风骨,也是一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彩碰撞,给观众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官震撼。

“与时代同步伐”是《诗画中国》的又一突破口。无论在表演者的选择上,还是在艺术、技术形式的实践上,《诗画中国》以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创造符合时代的当代性表达,以可感、可观、可爱的视角拥抱传统文化。重新唤醒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激发出深藏在时代肌理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诗画中国》这类文化节目是怎样重新唤醒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的。
7 . 在用作品与市场对话中,东北小品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它总有些“土”;东北话、黑土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舞台上流转变换;但又“土”得厚实、精彩;乡音中透着乡情,黑土累积成文化意蕴,小人物身上雕刻出时代风骨。这给文艺创造者的启示是(       
①应当扶持通俗文艺,适当限制高雅文艺                    
②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③必须如实反映时代发生的一切现实                           
④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我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和可爱的人民。”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携提案《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文明交流》参加全国两会。从全球巡展到全国百村展,讲好中国故事,讴歌时代精神,正是许鸿飞这几年在调研中进行创作的真实写照。据此可知(     
①有温度的艺术创作需要在调研过程中获取灵感       
②唯有从乡土人情中汲取养分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能更好地展示乡村美好生活       
④文艺创新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把中国文化符号、人文自然、现代科技三者交织。首先,《一起向未来》以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表演形式呈现,1365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普通人伴随着24首欢快的音乐用热情铺满了整个现场;其次,开场的《立春》短片运用现代化手法,巧妙地把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结合,用二十四节气代替传统的阿拉伯数字,从大寒到立春,从24到1,每一秒都伴随着一句古诗和一幅现代画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碰撞,震撼了全场;最后,作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规定环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五环升起”也独具中国特色,“黄河之水”凝聚的“水立方”逐渐幻化成“冰立方”,当冰球运动员打击“冰球”撞向“冰立方”的那一刹那,奥运五环就破冰而出,从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把中国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体育冰雪运动完美结合,传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寄托了世界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进对方,相互理解的美好愿望。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亮相就感动了国人、惊艳了世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其原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冬奥成果人民共享,通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请你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出两点具体建议。
2022-08-1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10 . 作家,编剧周梅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创作合格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就要把握时代的本质。总要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在矛盾面前闭上眼睛,不能装作看不见。因此,文艺工作者应(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创作出反映人民呼声的优秀文艺作品
②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
③走进生活,贴近人民,积极回应时代和人民的呼声
④面向文化市场需求,用现实主义题材提高作品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