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材料一 近年来,在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山东省一方面坚持依靠群众,大力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批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提高了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基本文化权益,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材料二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居民对进城农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需要人民”的道理。
2016-11-26更新 | 5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2 . 2015年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
①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
③群众的喜好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14高二上·福建三明·期末
3 . 经过5年的修订,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发行。新版词典共收单字13000多个,收录条目增加至69000多条。新版词典在力求权威、科学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潮流、集中民间智慧,“给力”“雷人”等网络热词和“房贷”“蚁族”等时尚用语均被收录。下列说法中材料未体现的有
A.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发展要与时代相呼应,与时俱进
D.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11-12高二上·山西临汾·期末
4 . 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犀利哥”、“2012”、“XX帝”、“蜗居”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2016-11-26更新 | 6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学期9.4周考政治试卷
14-15高三上·浙江嘉兴·阶段练习
5 . 某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各村农民利用当地的村落文脉打造独具个性的文化礼堂,以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这体现了(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文化交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力振兴戏曲艺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一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豫剧工作者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将豫剧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材料二目前戏曲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种则是鼓励大胆地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豫剧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的原因。
(2)结合豫剧发展,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
2014·河北衡水·一模
7 . 《中国最强音》节目主打零门槛参与,不限年龄、性别,只要是坚持梦想、热爱音乐的个人或者组合,知名歌手或者草根歌手都可以参加比赛。节目首次尝试全新的歌手选拔方式,打造中国的草根音乐赛季。由此看,节目强调
①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内容、形式的创新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具有生命力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2014-07-22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材料一 江南福地常熟,孝爱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常熟将古代孝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常德盛、江苏省道德模范钱月宝、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薛馥华等一批道德标兵。百万新老常熟人延续、传承的孝道,历久弥坚。
材料二 在常熟,孝爱文化已不限于某一特定群体。通过开展全民参与的“学孝星·选孝星·当孝星”活动,一个个孝星典型被挖掘、选树和宣传。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承孝爱文化为什么强调全民参与。
材料二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以“我们是‘9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
对于“9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l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 “9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2)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并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90后”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其哲学依据。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2014-07-22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