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是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我们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为时代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通过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践行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让雷锋的美德情怀照亮我们的时代征程。

材料二   雷锋生活的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社会还比较落后,物质条件还比较艰苦。他说:“我们靠什么战胜困难呢?主要的就是要把一切有利的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用以克服不利的因素。有利因素发扬了,不利因素克服了,困难也就被战胜了。”他把艰苦奋斗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主动离开生活稳定,环境舒适的县委机关,参加根治沩水工程,住在湖混阴略的临时工棚,经常因工作忙,赶不上吃饭,就把冷饭用开水泡一泡将就着吃。他告别故土来到东北支援鞍钢建设,面对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他总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挑重担、抢着干,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充满着无限的力量。他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无论是当拖拉机手,还是当推上机手,还是当汽车兵,都认真学习车辆构造和机械原理,努力掌握操作规程,勤学苦练业务技术,细心排查机械故障,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艰苦奋斗是雷锋人生的必修课”的理解。
2023-05-24更新 | 65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坐落于湖北咸宁的全国首座抗疫精神纪念广场正式向公众亮相。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些在疫情期间用生命守卫人民的医护、警察、社区工作者,以及那些英勇抗击疫情的普通人,“时代英雄”是对他们最恰当的诠释。

2020年,武汉和湖北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疫情发生期间,湖北省和武汉市54万名医务人员与来自全国各地4万多名医疗队员日夜奋战,用信仰和勇敢演绎对生命与科学的敬畏,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许多普通人也在抗击疫情中,携手并肩,众志成城,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材料二   春节期间,疫情多点散发,对各地来说都是一场大考。精细化疫情防控,除了考量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之外,更体现各地施政者的群众观和政绩观。个别地方领导干部,从保护“官帽子”出发,害怕出事后被问责,无视科学精准防疫要求,热衷于“一刀切”,采取“层层加码”,人为地给群众返乡设卡子、出难题,将“硬核防疫”变成了“防疫硬来”,甚至出现一些违法的言行。

基层防疫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压力,但无论何时,都应该牢牢守住法理人情,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事实上,关于春节返乡,国家已有明确规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实施,不搞层层加码,确保各地群众过好团圆年。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抗疫精神在抗疫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意识的作用,说明地方政府抗击疫情要如何守住“法理人情”。
(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请写出其中两个科技方面精神的名称。
2022-05-2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省202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多以地点、事件或代表人物命名,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串接起来,展示出来。中国共产党先后走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及进入新时代的不同阶段和时期,相应其精神演化也依次展现为:革命精神——难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坐标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我国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那场战争,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却英勇斗争,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壮举比比皆是:毅然拖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焚烧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正是广大志愿军将士发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2021-12-06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综合探究题

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出舱活动。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而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也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了雄厚力量。


(1)弘扬航天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为大力弘扬航天精神,请你为学校设计两个以“发扬航天精神”为主题的班级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目标追求、根本特质的深刻阐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

材料二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精神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成为伟大民族精神最富时代内涵的重要部分、最富时代价值的政治品格,成为当代中国人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源泉,充分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伟大建党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第三次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女排姑娘们数十年团结拼搏的身影成为几代国人共同的成长记忆。2018年12月5日,“新时代传承弘扬女排精神”座谈会在浙江绍兴召开。

材料一   关于“女排精神”,与会者这样说:“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信念是中国女排精神的核心内容,顽强拼搏、永不放弃是中国女排精神的集中表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中国女排精神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女排借鉴国际体育管理经验,大胆创新管理体制、队员选拔机制和训练模式,以科学精神强化拼搏精神,丰富了女排精神的内涵。”

材料二   “女排精神”源于历史,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它是时代的产物,突出展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女排精神”又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激发新的活力。“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说明“女排精神”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2)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女排精神”为什么能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021-08-2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图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2)哈三中团委拟举行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共圆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大赛,请在你的演讲稿中列出两个发言要点要求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紧扣主题逻辑合理,语言简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大力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必将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当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伟大的“建党精神”作支撑。当此之际,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弘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鼓起“精气神”,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伟大建党精神是如何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的。
(2)分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什么能够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21-08-14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包含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100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1)根据材料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21-08-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十贫困户”、“经营大户十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
2021-07-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