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从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到韩愈的“求士为国,不私于家,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浓厚的家国执着与坚定流传至今。

在充斥着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家国情怀是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我死国生,从容去”的壮怀激烈。在帝国主义封锁的新中国初期,家国情怀是举国合力抗美援朝的决绝,“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深藏功与名的赤子之心。在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家国情怀是藏族牧民自愿守边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朴素情感,以身作界碑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无悔誓言……

进入新时代,从脱贫攻坚战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到改革大潮中“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非凡魄力,到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意志……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家国情怀赋予中华民族共克时艰的坚强。党成立百年来,家国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一直是湖南省岳阳市对口支援的少数民族地区。自2022年8月初西藏突发疫情以来,岳阳市第十批援藏队的18名同志,按照统一部署,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从综合协调、核酸检测、隔离防控、防疫消杀到物资调配,处处都有“岳家军”的身影,形成了桑日县抗疫工作的“美丽风景线”。援藏工作医疗队的9名医护人员都参与过内地的抗击疫情工作,有丰富的抗疫经验,为有效完成三轮“三天三检”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他们多次下村设点,深夜还在忙碌,先后共采集核酸样本16万余人次,他们与当地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同舟共济,用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在了解到桑日当地紧缺防疫医疗物资后,岳阳市委、市政府立即筹措了防疫急需的核酸检测仪、提取仪、防护服等价值百万的物资第一时间送达了桑日,充分体现了岳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弘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同舟共济的伟大抗疫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意义。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国庆上映的史诗战争巨制《长津湖》,打破了26项影史纪录,以票房突破57亿元摘得中国影史桂冠,该片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情况下,以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战局形势,打出了军威国威,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在新时代仍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粮食稳定供应涉及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从田间到餐桌,从国内到国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粮食稳定供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稳妥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具有风险小、成本低、易操作、能回溯等优势,鼓励各地采取这一方式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项目组织实施。

材料二

缘起历史上敖汉旗曾是繁茂之地。然而,由于战乱频发、人口剧增、乱垦滥牧等原因成为黄沙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片曾经秀美的草原荒漠化占比达到76%。为了改变狂风沙中的困苦生活,敖汉人民开启了最为困苦的荒漠化治理时代
行动敖汉旗在1959年,1960年作出了两个历史性的决策——《改造沙漠规划方案》《三年绿化北部的决定》。一代代治沙人的坚守,一颗颗治沙心的传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的30多年间,敖汉人工造林近200万亩。“草死了,再种;树枯了,再栽。风沙大,人的决心更大。”茫茫大漠,戈壁荒滩,敖汉人从未停止“播绿种绿”的脚步。几十年来,敖汉旗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义务投工投劳,开展了深入持久、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大决战
成果截至2022年末,全旗有林面积达572万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6倍、1978年的4.6倍,森林覆盖率达44.17%。2023年,敖汉旗以县级全城面积最大、人工造林覆盖率最高的独特魅力,获得“中国天然氧吧”殊荣,成为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1)有人认为,只要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就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愚公移山”精神在敖汉旗荒漠化治理中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在将来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面对一个个问题,北斗人多年潜心研究,不断提出想法,再验证,再推翻,一点点向前推进,终于在北斗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系列成果。如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12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1)结合材料,分析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某中学开展以“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定两个演讲提纲要点。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字以内。
2023-1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为什么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骄傲,一个国家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既孕育了一大批名家大师,也形成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文化。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教师,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从六方面完整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内涵,总结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相关思想的精华,并对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强调,希望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擘画蓝图向复兴

◆新的长征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三峡大坝……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现实,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蓝图已绘就,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在“新长征”中大胆探索。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状态相关知识,阐述你对“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的认识。

◆精神奔赴

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在这里,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丰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成功密码。“到延安去!"成为当时最为时髦与自豪的时代口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鲜明特征,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迎难而上,奋发图强。今天,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秀中国青年坚持把独立自主作为成长的精神底色。新时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努力完成对延安的“精神奔赴”。


(2)“到延安去!”是抗战时期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新时代,青年也应当完成对延安的“精神奔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加以阐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雷锋事迹传遍中华大地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雷锋日记》,诉说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远大理想,跃动着蓬勃不息的时代脉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以他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他的事迹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雷锋事迹深入人心的原因。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3年2月23日,“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2)某校高三A班拟举办以“弘扬雷锋精神踔厉奋发新征程”为题的演讲比赛。结合材料,围绕主题写一篇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⑤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6-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党中央上下协调联动,全力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形成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回望历史,总有一种精神,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经万种磨难而历久弥坚。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无坚不摧。


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23-06-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考模拟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