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7月29日-8月1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河北多地、北京西南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2023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5年前,在同洪水搏斗中铸就的抗洪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抗洪救灾是一场硬仗,越是在艰难险峻、洪水猛兽面前,越是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抗洪精神的必要性。
2024-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三体育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单招)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新征程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和培育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4-01-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月2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1953年的这一天,《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70多年前,美国把战火引向新中国边境,并肆无忌惮地扩大战火,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拉开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杨根思,打退敌人8次进攻,最后一刻,他抱着炸药包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主动请战去爆破敌人暗堡,在地堡前,他奋力一扑,用身体堵住了敌人喷射的枪口,他用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滴血完成了爆破任务……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97653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志愿军烈士的平均牺牲年龄是28岁。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今天的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先烈们的英雄之歌将由我们续写。某学校举行校外班会,走进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缅怀先烈,告慰先烈。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赓续红色血脉、吾辈当自强”为主题,为这次校外班会撰写一篇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党10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百年来,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完成不同历史任务进行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

所有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表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决心和意志。

当前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为什么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6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201812月,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1)根据材料,说说改革先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某班举办以“学习改革先锋,启航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班会。请围绕主题就如何实现人生理想提出两条建议。
2023-10-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篮球世界杯中国女篮夺得亚军,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赛场上,“无畏金兰”成为了这一代中国女篮的代名词,与屡创佳绩的女排、女足相比,中国女篮的成绩也同样骄人,她们同样是国人的骄傲。

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上世纪90年代的“铿锵玫瑰”,到如今“无畏金兰”的横空出世,中国女篮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符号。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是这些精神的生动诠释。今天,这些精神成为一面面旗帜,在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闪光,激荡中国力量,亿万人民同唱“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们必将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蓝图上,续写中国奇迹,创造新的辉煌。


新时代体育精神激扬起亿万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加以说明。
2022-11-0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只要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一种伟大创造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新时代弘扬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重大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992年我国决策实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30年来,中国航天人不懈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从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在轨补加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造实施。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收官。本次任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刷新浩瀚太空里的“中国高度”,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突破”的载人航天精神,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目,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载人航天是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
2022-09-1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模范是一个光荣称号,也是一种精神坐标。劳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鼓舞着人们,劳模精神成为激励人们勤奋劳动的精神动力。新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劳动模范涌现出来。他们以卓越劳动凝结而成的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引领社会价值风向,更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体现了时代精神。

劳动模范评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特文化现象。劳模精神则是新时代人们学习和践行的重要精神风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在生产实践中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生动写照,包含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要素。

劳模精神在传承中丰富发展。

4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劳模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涵义并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勤学技术、苦练本领,执着专注、追求卓越,成为社会的精神风向标,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劳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成为引领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勤奋劳动的价值观。

劳模精神激励人们奋勇前行。

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都代表着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方向。每一位劳动模范都有着出众的劳动技能,同时又生活在群众中,得到大众拥护。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最好的教材。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把劳模精神融入群众活动中,打牢劳模教育的社会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致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2-06-03更新 | 4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预测卷(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