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的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老龄事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老龄人口的增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老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老年人通过“夕阳红”工程等发挥余热,老年公寓、养老院等老龄服务业的兴起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曾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为祖国昌盛、家乡的繁荣、家庭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汗水。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孝与和谐相伴,与爱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1)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有人认为: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加重了社会负担,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请用联系的观点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化价值。
2022-04-27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四部门复函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东数西算"工程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高质量发展。



数字中国春潮涌动,“东数西算”正当其时。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合理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这句话意味深长,既接续历史又映照现实、指引未来。早在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席话: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深刻勾画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是贯通起来的,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的理解。
2022-01-28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27日,“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189位专家学者、48位外方嘉宾和44名外国驻华使节参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开幕式,论坛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深入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积极响应联合国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倡议,共同探索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径。

儒家思想不仅深刻濡染、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共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文明增信释疑、沟通心灵、凝聚共识,更加需要从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吸纳有益成分.在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得破解难题的智慧和方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南水北调是我国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坚持全国“一盘棋”,地方服从中央,从中央层面统筹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情势.兼顾各有关砘区和行业需求,统筹做好资金、用地,移民安置等工作,做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审慎论证方案,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精确精准调水,决不能逾越生态安全的底线,要实现人水和谐。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2022-01-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处理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2021年lI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人类的“地球村”也面临诸多挑战。中美在经济、能源、两军、执法、教育、科技、网络、环保、地方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做大中美合作的“蛋糕”。中美可以利用两国外交安全、经贸财金、气候变化团队等对话渠道和机制平台,推动务实合作,解决具体问题。要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


搞好中美关系要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不断塑造总体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简述你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要性。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碳减排,“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政府的重点任务之一。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将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要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


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4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题演讲。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9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强化区域间资源整合和协作,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忐性旅游目的地。根据《纲要》规划,要发挥上游自然景观多样、生态风光原始、民族文化多彩、地域特色鲜明优势,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支持青海、四川甘肃毗邻地区共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游依托古都、古城、古迹等丰富人文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和农耕文化特色,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下游发挥好泰山、孔庙等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作用,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石窟文化保护力度,打造中国特色历史文化标识和“中国石窟”文化品牌。依托陕甘宁革命老区、红军长征路线、西路军西征路线、吕梁山革命根据地、南梁革命根据地、沂蒙革命老区等打造红色旅游走廊。


结合材料,阐述《纲要》是如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

10 .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成功发射,只是天问之旅“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天问”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要“绕、落、寻”,这个难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就连一向傲骄的美国人目前也没能做到,有人用“地狱级”形容,这样的比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在着陆方式上我们更是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反喷射式,同时又搭载火星探测器、着陆机、火星装载机,一箭多机,基本上咱们一口气就追上了美国的火星探测水平。这是几代航天人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了巨大的艰辛和困难才取得的成就,真可谓来之不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