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202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          
②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发挥各要素的关键作用
③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关系,促进双方的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此前,习近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这启示我们干事业要(     
A.做到脚踏实地,质变都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
B.重视量的积累,坚信量变必定能够引起质变
C.立足局部细节,通过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D.树立全局意识,系统优化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3 . 河流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长期的治理实践人们总结出这样的治理原则: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要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要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要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河流的治理从来不是单方面活动,而是要各方共同参与。由此可见(     
①积极改变河道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把握上游这一关键环节就能实现河道治理的一劳永逸的结果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上中下游的河道治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理策略
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上中下游要协同治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物联网、大数据、网购、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小龙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微信下单、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虾、某电商平台上线加热即食的小龙虾产品,新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关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敢于改造联系的普遍性,勇于创新
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
③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8更新 | 641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永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5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不断增强,中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发展了建设性作用。

材料一   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中国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2019年有国际科研机构发现,世界越来越绿了,中国是促进这一改变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坚持不懈植绿造绿、养绿护绿,是中国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有力体现,也成为中国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中国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世界递出了“绿色名片”。

材料二   中国积极倡导并推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授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从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到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的风电项目,再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推动绿色发展。2021年4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倡导“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1)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两种做法。运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是如何统筹这两种做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

材料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为反制有关外国实体危害中国国家利益,2020年9月,中国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为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影响,2021年1月,中国商务部公布《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2)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政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
2022-05-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下列四句理财名言所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理财名言

体现的哲理

成功投资理财最关键的是发现商机、把握商机
懒人理财=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股票有涨有落,信心会直接影响你的判断力和收益
从事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
2022-04-13更新 | 405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两江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垃圾分裂处理迫在眉睫。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材料二   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就自然,垃圾投放有门道,四色分类要记牢。第一类可回收,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第二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第三类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安全处理;第四类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好垃圾分类。
8 . 唐朝诗人贾岛在《剑客》一诗中写道“十年磨一剑”,比喻多年的刻苦磨练。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但凡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除了他们的天赋外,还要做足够数量的“练习”。“十年磨一剑”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C.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否定一切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9 . 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国家多个部门、行业等及时采取措施支持河南防汛救灾工作。中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整体部署、协同推进抢险救灾,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等7省消防救援力量及装备紧急驰援河南防汛抢险救灾。这告诉我们(     
①应着眼于部分,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③要搞好部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要求树立大局观和协调意识,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坚持整体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多元多维的复杂系统,千千万万企业、个人以及公共部门通过市场机制连接成一个巨大网络,不断进行生产和交换活动。坚持系统观念畅通国内大循环,重点在“通”。这就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避免各自为政、搞自我小循环。我国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内循环为我们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奠定了基础,广阔的全球市场为中国制造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舞台。以国内市场效应为“桥梁”,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加顺畅,也能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二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恢复中的矛盾问题,国家和各地方各行业全力克服困难,强化政策协调配合和预期引导,促进了经济稳定恢复和持续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183.3亿元,同比增长66.9%,取得了喜人成效。虽然当前经济发展来势较好,但困难挑战犹存。如,旅游业、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因受疫情影响明显,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回落态势﹔抗灾防疫支出、民生福利支出和重大项目支出需足额保障,各地财政收支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极端恶劣气候造成的损失严重,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面对复杂的形势,以及困难挑战,增强发展信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持乘势而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有效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相关知识,说明我国面对困难是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1-11-2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期中)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