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9 道试题
1 .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没有照搬发达国家已有的制度和政策,而是不断深化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认识,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的关系。
2023-04-0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很多工业遗产“变身”创意园区、景观公园、博物馆,成为火爆一时的“网红”打卡地,历史与现代的光彩交汇点,承载着城市记忆,刻印着发展足迹。

A市是一座拥有百年工业历史的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第三棉纺织厂旧址建设工业博物馆,在老厂房上建起城市“会客厅”,集中呈现工业遗存,成为彰显、继承工业传统与思维的城市象征,凝聚起一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A市工业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先后征集了1902年以来使用和生产的大中小型工业设备、产品等工业文物6200多件,各类文献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12000多件。这些工业文物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如今该市工业博物馆正以城市“会客厅”的身姿迎接八方来客,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成了城市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亮丽名片。

材料二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要尊重规律,文化和旅游有可以融合的一面,也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坚决避免片面强调特殊性和完全忽视特殊性的倾向;要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要依据资源禀赋,立足区位特点,走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槁“一刀切”,不能“一窝蜂”,防止照搬照抄、简单模仿,从实践中找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A市是如何实现文化和旅游“双赢”的。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介绍,为加强“共建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调度、保障力度,2022年重庆市级重大项目,将渝昆高速铁路等45个“双城”项目完整纳入。前三季度,重庆市级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完成投资78.2亿元,长江“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已累计完成34.3万亩,森林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此外,重庆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位于两江新区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将加快产业孵化,培育产业生态,推动建设卫星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格局。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持续深化“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1)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知识分析,重庆市完成这些重大项目投资的积极意义。
(2)运用发展观方法论的知识,对我们每个人参与环境保护提两条中肯建议。
2023-03-3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下旬以来,锦州市疫情呈现多处频发、局部规模反弹的态势,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锦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因地制宜精准防控,采取“局部围堵消灭”的办法,即哪里有感染者、哪里有风险就管控哪里,不采取全域静默的办法,尽可能减轻对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总结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便将其推广至辽宁省乃至全国,落实到今后的常态化防控中去,这样才能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锦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
2023-03-2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是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运行规律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调整、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要牢牢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的适配性,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良性互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国经济的优势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如何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外部需求不足等困难挑战,在新的赶考路上,福建针对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问,给出了新的答案:未来五年,奋力打造富强、创新、活力、幸福、绿色、平安“六个福建”“六个福建”回答了时代之问,描绘了未来的关好图景,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奔赴“诗和远方”。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六个福建”为什么能精准锚定,驱动福建奔赴“诗和远方”。
2023-03-09更新 | 808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单元复习检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放眼世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森林面积增长了7.1%,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并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知识,说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性。
(2)有观点认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023-03-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山县德华盛星源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生要经历“三重境界”:人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龄渐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回归初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有人如此解读“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普通人看什么是什么,只看表面;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人开始思考表面背后的内在含义;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指人生开悟,人大彻大悟后明白山水自然的可贵与美好。由此总结出结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是庸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是俗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是智者。


(1)结合材料,运用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三重境界”进行合理解读。
(2)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三重境界”的认识。
2023-02-22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技全面改造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中西方现代化都要经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然而历史证明,中国走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子行不通,照抄照搬别国工业化发展的模式也“水土不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如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探索道路:

时间

探索历程

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二大

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

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我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请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一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古代的《尔雅》《说文解字》到近现代的《辞源》《辞海》,再到如今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我国辞书编纂历史源远流长。辞书与文明相生相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辞书记忆。

辞书迭代,打开“手机上的汉语字典”

光盘词典、在线词典、电子词典....随着技术的进步,辞书数字化时代已来临。近五年里,《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新华字典》《现汉》《唐诗鉴赏词典》系列等品牌辞书都已推出或正在开发各种类型的数字版、网络版。目前《新华字典》等工具书App下载用户已超过7000万。在信息社会,人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的密度大大提高,要增加单位时间内信息输送的密度,“多模态”便是增加辞书信息密度的重要途径。“多模态化”就是调动人的各种感知,包括听觉、视觉、触觉等参与知识的解读。原来的纸质辞书是“单模态”的,只诉诸人的视觉。融媒体辞书需要把信息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三个资源融合起来,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有词典,甚至人人都可以参与编词典,这也是数字媒体融合的重要任务。

材料二   调查结果显示,“查网络版辞书”的比例已明显高于“查纸质版辞书”,分别为11%和6%。有网友表示,“字典毕竟不方便到处带着走,如果在电子设备上看到陌生汉字,能直接复制过去检索”“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用汉语词典,网络普及后在手机上随便查,更方便”。网络查词便捷、迅速,但也存在准确性低、易被误导的情况。如今,学习使用工具书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辞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有网友留言道:“还是好怀念查字典的日子!现在都能记得课堂上老师第一次教如何查字典的情景,仿佛拥有了打开新世界的钥匙!”“纸质词典更加靠谱和有仪式感”。


(1)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网络版辞书”和“纸质版辞书”的认识。
(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在辞书数字化时代如何发展辞书文化,让辞书与文明相生相伴。
(3)请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为“手机上的汉语字典”撰写两条宣传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字以内。
2023-02-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