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区域内轨道线不断加密,三地“同城化生活”成为美好现实,资源要素更便捷地流通、互补、共享。十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京津冀三地启动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简化此前繁琐的进出口异地报关手续,打通货畅其流“最后一公里”,京津冀区域综合保税区数量由2011年的2个增至11个。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动能领域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上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京津冀的发展实践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昨日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
2 . 近年来,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国土调查、辅助土地督察执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星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优势,坚持实事求是,开展实地核查,依据事实和政策,客观作出耕地变化合法性判断,避免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是客观作出耕地变化合法性判断的唯一依据
②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做“一刀切”处理
③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推动了对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工作问题的认识
④对耕地变化的合法性判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政治试题
3 .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13年我国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表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今,我国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体现了(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只有传承历史韵味、坚守文化品位的城市,才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从北京冬奥会场馆对工业遗址的创造性利用,到北京中轴线多措并举的保护再到大运河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实践,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延续着城市历史文脉。在城市的“新陈代谢”中,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让古韵新风融会贯通。历史文化遗址的活化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凝固的城市印记,也可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如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2)中国城市应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请聚焦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为古城的发展提一条建议。要求:主题鲜明,具有创新性、合理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现代化”以“中国式”新的时代内涵,使我们在历史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使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葆有自主性。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     
①蕴含着各国现代化的共性
②对其他国家有普遍指导意义
③是人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④与各国现代化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29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吉林专版)05
6 . 2023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10年间,中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这些自贸区大胆尝试,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全国,成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其设计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理念。


整个扇面造型反映了“日出江花红胜,何不忆江南”人文意蕴。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既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也象征着涌动、发展的新时代。通过钱塘江水勾勒出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也象征着运动赛道代表着体育竞技。其中点缀的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

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其鲜明的形象识别度和原创性,充分表达了人民大众对亚运盛会的热切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将东方美学和西方艺术、数字技术和现实世界、科技和艺术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娓娓道来一个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文化交融的故事。

潮起亚细亚,水墨入诗画。杭州亚运会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铺陈了一幅幅饱含中式浪漫的唯美画卷。裸眼3D视效与虚拟影像的结合,打开了烟雨江南、钱塘江潮、泼墨山水的卷轴;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通过零碳排放的主火炬和电子烟花,体现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世界各国既醉心于创意唯美的传统诗画江南,也惊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技创新。



(1)运用唯物辩证法,解读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
(2)根据材料,结合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