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哈尔滨火了,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因烧烤而火的淄博、因村超而火的贵州、因跳水而火的天津……羡煞不少城市。诸多城市争相模仿,照方抓药,期待能成为下一个顶流。但有人认为,城市出圈的场景似曾相识但不尽同,哈尔滨,无法被复制但可能被超越。

城市出圈的场景似曾相识但不尽同,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评析“哈尔滨,无法被复制但可能被超越”的看法。
2 . 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②独有千秋,别具一格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④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重文化学习、轻劳动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该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④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随着ChatGPT、Sora等的火热,人工智能备受关注。2024年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面对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我们必须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定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②坚持实践第一,推动人工智能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坚持矛盾特殊性,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驱动作用
④分清矛盾主次方面,以产业发展主导人工智能研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龙年春节是联合国大会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新年。大红灯笼、中国结、剪纸福字等装饰布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喜庆幽默的川剧表演来到华盛顿,以中国红为基调的新衣披上了海牙的有轨电车,书法、剪纸、包饺子等文化游园项目在塞纳河畔隆重举办……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有联合国人士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需要春节精神的感召,需要龙所代表的力量、勇气和智慧等可贵品质。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为联合国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春节走向全球化的原因,甲认为是春节的独特习俗,乙认为是春节蕴含的价值理念。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阐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材料一   山水相连的京津冀,涌动着协同发展的盎然春意。

北京: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齐飞。

天津: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河北:完善与京津旅游合作,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知识,破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密码。

材料二   京津冀携手共治,共享碧水蓝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三地人大常委会加强生态保护协同立法,出台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建立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专项调研,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出实招、献良策;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聚焦交界地区,严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三地如何携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2024-05-15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后,“新质生产力”再次引起热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它代表着高科技、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三   2024年3月12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在答记者问中说: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源在于资源的整合,潜力在于场景的打造,动力来源于业态的创新,这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文旅行业要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建设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确保在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3)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辽宁文旅消费市场繁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200字。)
2024-05-15更新 | 188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2024年两会的胜利闭幕,最新的两会热词也跃然于大众面前。

材料一   热词——新质生产力

为打造科创新高地,浙江“向新而行”。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第二次修订;省政府立刻加强对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完善政企研多方协同的转化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4年省两会期间,浙江各地政协委员就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材料二   热词——新三样

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从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我国出口产品从“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到“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变化,映射出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产业转移“承接者”到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蜕变。“老三样”,主要依托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成本优势,走的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路线;“新三样”供给的是创新的产品、先进的理念。二者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虽不相同,但同样值得看重。“新三样”领跑全球的同时,“老三样”也在转型升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浙江“向新而行”是我国政治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变化发展。
2024-05-12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