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深入阐释。

围绕"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话题,一位网友"雪山飞虎"评论:世界上不存在共同适用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一定要立足国情,遵循规律,走出一条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中这位网友从自己的角度指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请选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的知识加以评析。
2024-05-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作主旨讲话时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人民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基于“人民性”的逻辑展开的,是人民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驱动的现代化,秉持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2)结合材料,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为主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要求:①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10-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 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商标法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的第一部知识产权专门法律。2019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修改,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新标法修订草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这是我国商标法的第五次修改,国务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这一重要施政目标。这一系列极为重要的顶层政策宣示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打造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的高度重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2),报告指出,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妥善审理涉及种业、医药、芯片、通信等高新技术和数字产业案件,加大保护力度,有效激励高水平科技创新。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深刻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法治化进程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有关知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沿江省市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政策举措,形成治理合力。四川全面停止生产性捕捞,湖北杜绝不符合生态规定的发展项目,江苏通过宣传教育,使“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因。
(2)“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将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崛起先行区。请结合材料,就江西的绿色崛起,拟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每条标语20个字以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①要立足科学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②要深化改革开放,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③要坚持自立自强,避免它国现代化路径的影响
④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和”早就以甲骨文、金文形式载入史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概念蕴含着与人相处的智慧。

各国政治理念、经济实力、地理环境等发展因素不尽相同,赋予世界文明无限生机。中国“和”文化源于不同文明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在彼此尊重、化解冲突的过程中推动各国文明融合发展,推动国际社会长治久安。

当前世界范围内冲突不断,地方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理念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膜。中国“和”文化正视矛盾,在互相依存、对立统一中找到各国共生、繁荣基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世界文明共生与繁荣。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传统“和”文化在推动世界文明共生与繁荣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将“和”文化发扬光大,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2022-01-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截止到2022年5月16日,“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网络征求意见正式结束。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自信开放、守正创新的良好形象。活动中,人民日报推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广大党员和各界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日报客户端踊跃参与。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每一条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广泛问计于民,把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政治参与的民主性托举起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总之,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将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知识,分析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8 .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涌现出一个个脱贫攻坚“样板村”。各“样板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路径和方法各异,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样板”,是因为他们的探索和努力有着“可复制能推广”的要素,为其他贫困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说明(       
①“样板村”抓住了脱贫攻坚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样板村”脱贫经验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③“样板村”脱贫经验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④应具体把握贫困村不同致贫原因,做到精准扶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6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在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既没有先例可循,又不能简单照搬西方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要紧密结合海南实际和发展定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安排,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为全国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知识,阐述中央支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必要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正确路径。

保留、学习、研究古典文化,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书法、京剧、诵读经典…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既促进了学生人格优化,身心健康;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入新时代社会生活随处可见。“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开展“书法、京剧、诵读经典……进课堂”试点工作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中华老字号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