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真正的多边主义”已成为习近平外交场合的高频词。习近平指出,多边主义,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一起推动,大家的规则,大家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给整个世界“带节奏”。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

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多边主义的精髓就是尊重多样性。各国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都需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也都需要平等的权利、平等的机会、平等的规则。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
(2)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照搬的中国方案。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是中国人民在新征程上的宣言书,是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也为全国人民创造时代伟业吹响了集结号。

◆开辟了新境界

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不是单一的,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样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传统“国强必霸”“文明冲突论”和“零和博弈”等思维方式和扩张、掠夺现代化模式与理论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新性、包容性、超越性与引领性,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促进全人类的交流合作,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为人类文明向更高文明阶段演进探索了新路径,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党史上这些历久弥新、至今仍熠熠生辉的经典名篇,无不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的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拓展,无不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当前,世界百年末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材料二   调查研究,说一千、道一万,务实有效才是关键。只是“去过”不能算数,还要沉下心来,坚持不懈地真正搞清问题,才能心中有数;只调查不研究也不能算数,调查获得的一手素材需要通过提炼总结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才能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不少调研报告往往是堆砌情况、罗列数据,分析也头头是道,看着也很热闹,就是对策建议无关痛痒,这样的调研报告同样不能算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分析党为什么要一以贯之坚持调查研究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怎样的调查研究才能“算数”。
2023-05-26更新 | 77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方案指出,调查研究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分类调查、现代信息技术等开展,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采取改进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大兴调查研究的深刻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山东省立足黄河入海口省份的独特优势,在落实黄河战略中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还将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半岛城市群,牵引黄河战略走深走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山东省是如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和高质量发展的。
2023-07-0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政治试卷(选修)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量化统一指标齐头并进。要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实际,分地区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结合材料,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哲学原理,分析习总书记推进共同富裕的讲话精神体现的道理。
2022-01-26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都市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宁,天下平”的古谣道尽了黄河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山东省委省政府根据《纲要》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全局规划。山东立足黄河入海口省份的独特优势,在落实黄河战略中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力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还将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半岛城市群,牵引黄河战略走深走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山东省是如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

8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部分地区先行先试。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

材料一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GDP及增速与全国对比示意图: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对比表:


年份
项目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数额增速数额增速数额增速数额增速数额增速
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城镇居民33616(元)5.6%36396(元)6.5%39251(元)5.6%42359(元)5.0%40378(元)2.9%
农村居民12363(元)6.2%13432(元)7.3%14617(元)6.6%14389(元)6.2%15204(元)5.7%
浙江城镇居民47237(元)6.0%51261(元)6.3%55574(元)6.0%60182(元)5.4%62699(元)2.1%
农村居民22866(元)6.3%24956(元)7.0%27302(元)7.0%29876(元)6.0%31930(元)4.0%

材料三   从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到探索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新路径……正在奋进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征程中,得到国家授权的浙江,在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将进一步大胆改革,先行先试。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优势。
(2)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原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依据。
2021-11-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发改委明确,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下浮不超过10%、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材料二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同时,电力市场还存在体系不完整、功能不完善、交易规则不统一、跨省跨区交易存在市场壁垒等问题。需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国情,借鉴国际成熟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科学合理设计市场模式和路径,实现到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目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阐述如何更好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
2022-02-16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10 . 奋斗新时代,深圳再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时代赋予了深圳新的历史使命。作为“先行示范区”,深圳将继续演绎好改革开放“窗口”的角色——不仅仅是由内向外看的窗口,还要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作出新的示范,用生动、精彩的实践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生命力。以一城改革创新实践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圳将以其全方位、全过程的示范作用,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径,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经验。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义。
2021-08-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