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12日,当国际空间站飞越北京上空时,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在社交平台上引用了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发文感怀,并附上了英语和意大利语译文,以及拍摄自空间站的渤海湾和北京市的照片(如图)。


这条来自太空的信息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萨曼莎的中文水平好到足够上中国空间站了。还有网友称,愿世界和平,少一些冲突,多一些合作。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也为萨曼莎点赞。


结合《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要为萨曼莎点赞。
2 . 不负人民,增进民生福祉。央视网《联播+》专栏特推出系列手绘作品《不负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的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负人民”所体现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
D.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 . 天文、物理、文学、美学,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间里,欢脱幽默地传授硬核知识。他们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授以青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由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组成的“银发知播”群体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名单。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坚守初心使命,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③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利用社会客观条件并以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交付首家用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T”字构型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时代十年,依靠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奋力攻关,中国科技交出了精彩答卷。新时代十年,中国科技成就归功于(     
①坚持创新发展,使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完善
②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完全实现科技领域自立自主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了人民主体作用
④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5更新 | 79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一)政治试题
5 . 2023年2月,广东青年助力高质量发展动员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明确,到2025年底将累计组织10万名青年下乡帮扶、联系服务10万名青年返乡实践、培训服务10万名青年提升兴乡技能,力争实现带动1万名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培育支持1万名青年县域创业,旨在通过三乡行动,不断推动人才回归、资源回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此举(     
A.在实践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青年人生价值的实现
B.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C.抓住了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承载着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体现了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标准
6 .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备战24年10个月,56岁的邓清明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追梦者,终圆梦!这启示我们(     
①人生价值需在应对艰难与挫折中实现
②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精神
④应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11月,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和对接后,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平行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发展历程,完美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航天精神。材料表明(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
②事物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价值追求是选择实践活动方向的决定因素
④劳动奉献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有一个法宝代代传承,芳华永绽。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警钟。2020年12月22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针对餐饮浪费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不久的将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将以专门法的形式,明确各相关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我们正从主要靠文明道德规范遏制餐饮浪费的时代,进入法律法规与文明道德规范并重遏制餐饮浪费的时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真正让《反食品浪费法》落地生根!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的唯物史观依据。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面对同样一个鲜艳的苹果,饥肠辘辘的人看到的是美食,诗人联想到的是少女的脸庞,营养学家则会估量其中的维生素含量……苹果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存在。因此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只是每一个人的感觉。这种观点(       
A.否认了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B.颠倒了客观事物和感觉的先后关系
C.没有看到人的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D.不懂得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2023-01-30更新 | 5312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六政治试题
10 . 下图漫画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启示有(     

①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努力
②追逐梦想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价值的前提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认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