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

会议

中心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三届三中全会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十四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

新形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社会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九届三中全会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阐释党的历次三中全会中心议题的“异”与“同”。

2 . 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点点。在 2022“9.9 公益日来临之际,红桥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一块做好事公益活动 (如图),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温情,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运用所学,谈谈对“一块做好事”的理解。
2023-06-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引经据典、意味深长。对以下经典语句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经典引用哲学理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和发展创造条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舍生取义,守望相助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会做出各不相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精神蕴含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①是基于雷锋精神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努力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能够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④要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届高考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5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遴选出包括“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等10项具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对创制高产抗逆新型作物和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主要表明(       
①该研究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②该研究成果具有能够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的属性
③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
④该研究将培育新型水稻作物种类构想变为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北斗》《黑色沃土》《信念树》《南海榕》等八部广播剧作品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引导人们对广播剧的极大关注。将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是这些广播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和要求。这些广播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着的普通人。他们追梦圆梦的故事通过诸如“新技术只要年轻人信,就有前途”“黑土地越来越薄,能闭起眼不看,还能不端起饭碗吃饭?”等个性化、生活化的家常话语讲述出来,赋予了作品更强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即使有些作品虽然以英雄为主人公,却着力将英雄还原成普通人,润物无声地传播主流价值。如《南海榕》创作团队经过三年走访、调研和策划,找到了历史传承、时代精神、人民心声的最大公约数。以这些人物为主要角色,使广播剧的每一个场景都跃动为“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生动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

材料二   当前,广播剧“重磅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与影视剧等视听综合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演员的声音塑造角色,用音乐和音响效果营造环境气氛,以虚写实、以声传神,由此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使人神往,耐人寻味。一方面,广播剧紧扣时代主题,展现时代精神,用声音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感人肺腑的当代故事。比如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今生无悔》,艺术地再现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科学家黄旭华的奋斗人生,既是一部英模剧,也是一部科普剧。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广播剧的文本来源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创广播剧和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广播剧之外,今天的广播剧还不断从影视剧、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文艺作品中汲取素材,不仅为听众带来更多选择,更能培育出新一代的广播剧听众。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广播剧的创作为什么要抒发 人民“心声”。
(2)有人认为,广播剧立足实践就能实现“重磅回归”。结合材料二,科学思维的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3)结合两则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两点意见。
2023-05-23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生学业能力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一)
7 . 如同温暖的约定,每年如期而至。癸卯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亲切看望慰问全国基层干部群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住院老年患者身体怎么样,问能源保供企业员工能否轮休,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买卖怎么样……一句句暖心关切,问的都是百姓“小事”,却浓缩着“国之大者”,紧紧连越领袖和有姓的心。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这是谋事之法;“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是成事之过。

民生无小事。亿万人民的小事,就是共产党人的大事,这是百年苦难辉煌的历史回响,也是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大小辩证法。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大小辩证法。
2023-05-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电影《守岛人》以“人民楷模”王继才为原型,讲述了他坚持守护开山岛32年的故事。王继才用一生,守一座岛,护一面旗。这启示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
①关键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②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
③要积极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④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3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材料一   很长一段时间,盾构机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中国基建的效率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盾构机技术研发入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高校着力基础技术的研究,中国中铁等国企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持续协同研发和创新。仅2022年上半年,中国中铁的研发费用投入近90亿元,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2008年中国首台具有自主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诞生;目前,中国盾构机产品已覆盖全球,产销量连续4年第一。从无到有,从买到卖,中国盾构机实现了历史性的转身。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盾构机是如何实现历史性转身的。

材料二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一系列国之重器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国家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彻底解决卡脖子”“掉链子的薄弱环节,就要把科技的命脉、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理由。

材料三   载人航天工程30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30年,也是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传、奋力攻关的30年。

要想中国富强起来,一定要有兴旺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前提。因此,我大约从高中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信条:一定要刻苦读书,练好真本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为国家富强出力。

——摘自第一代航天人陈敬熊1952年《入党志愿书》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庆幸自己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祖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拼搏的人生最壮美,航天员刘旺漂亮的太空十环手动对接、景海鹏三次圆满完成任务,展现出了拼搏带来的快乐。

——摘自新一代航天员王亚平讲座


(3)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传、奋力攻关的历程给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2023-05-21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二)
10 . 下图的漫画《要有光,太阳的光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光》说明(     
   
①心灵的光外化为人们的善举
②“向善”的心灵的光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治本之策
③心灵的光能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④社会生活的阳光受制于心灵的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