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5 道试题
1 . 我们从下图漫画中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信事物是变化的,珍惜眼前机遇            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实践
③坚持正确价值选择,实现自我价值            ④坚持积极全面思考,学会辩证分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2022年度“两红两优”颁奖活动于2023年5月4日举办,综观获奖者名单,新时代好青年在乡村带动农民致富,在车间工厂钻研节能降耗,在体育赛场上拼尽全力……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以自信自强、向阳而生的劲头,以胸怀梦想、脚踏实地的笃行,写下壮美的青春华章。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       
①砥砺自我,为实现个人利益而努力奋斗
②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③无私奉献,当好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④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为社区里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积累“时间币”。时间币既可以兑换一些当下的服务,也可以积攒着,等日后需要时再拿出来用。这种老年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时间银行”。由此可知(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②劳动是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③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相统一的     
④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是互帮互助的前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 . 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突破众多外界条件限制,巧妙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可以低成本、低排放地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可以合成药物、染料、树脂和纤维的原材料,将废弃聚乙烯塑料这类环境污染物用于制备石油基化学产品,这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开辟了新路径。废弃塑料变“废”为宝说明(       
①创新有利于实现事物价值的顺利转换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事物价值取决于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
④事物价值会因具体联系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与青年的谈心讲话中,他多次引用古语名言勉励青年。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名言隽句与其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
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初之深——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传说先秦时期,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202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举行非正式会晤。共听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共品千年茶韵论中法关系。这表明(     
A.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B.价值选择会因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实现不断发展
7 . 漫画《同一本书》(作者:张二心)蕴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充分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④认识总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同时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分别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特别是突出青少年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       
A.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C.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D.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9 .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其他国家合理关切决定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对福岛核污水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最多240天污染物就能到达我国东南沿岸海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据此判断下列表述前后对应不一致的是(       )
A.基于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的事实,我国全面禁止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B.海洋生态系统存在的规律是客观的,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的行为害己害人
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日本应研发科学处理核污水的技术
D.日本做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应该即刻停止核污水再次排海的计划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材料一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熔铸成血脉里的家国情怀。

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我死国生,从容去”的壮怀激烈;为了研制“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深藏功与名的赤子之心;自愿守边陲的藏族牧民“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朴素情感;以身作界碑的战士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无悔誓言……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将个人、集体、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让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够团结凝聚、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材料二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教师,从六方面完整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内涵,对教师、教育相关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强调,希望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统一性所形成的价值观对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