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0更新 | 5669次组卷 | 3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湖北专用)
2 . 2023年五一假期,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正在中国流行。有人认为,“特种兵”式旅行能在短时间内游玩更多城市,性价比很高。也有人觉得,这样的旅行方式有些浮于表面、走马观花。这反映了(     
①对事物价值的评判有客观标准,人们对标准的把握常常有差异
②事物的复杂多样会导致对其性质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受到人的自身经历、情感、立场等因素影响
④意识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直观的、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30更新 | 117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广大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③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向导
④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木里矿区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木里矿区蕴藏着极其优质的煤炭资源,也招致一些企业的滥挖滥采,高原生态遭受重创。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科学谋划,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综合整治,系统修复。如今,木里矿区生态系统结构逐渐稳定、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

材料二   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该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调要统筹生态安全布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从严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珍贵濒危或者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救护和迁地保护、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重大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与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加强对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材料三   “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这是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先驱杰桑·索南达杰立下的誓言。为守护一片高原净土,上世纪90年代,在西部工委的领导下,他负责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他带着队员先后12次进入“无人区”可可西里腹地,进行勘察和巡查,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1994年1月18日夜,他在一次反盗猎行动中英勇牺牲。在一代代守护者前赴后继的努力下,美丽的可可西里重现宁静、祥和的景象。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的。
(3)某校高三(1)班拟开展以“弘扬奉献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拟一份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标题自拟;②学科语言运用规范,逻辑性强;③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④字数在150-200字。
5 . 漫画《走好自己选择的路,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薛飞作)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功到自然成,坚持到底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持之以恒,坚定理想和信念
③志存高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实事求是,将正确价值观作为行动依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他们就是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银发知播”群体。头发白了,心态依然年轻;语速缓慢,讲述依旧精彩。“银发知播”群体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积极的生活心态决定生活的方向和结果
②挑战自我,奉献社会和他人,提升社会价值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幸福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④获得社会的认可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就能活出精彩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漫画《自缚》(作者:何青云)警示我们(       

①既要为了群众又要依靠群众       
②及时转变观念,推动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要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信息卷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22日是第五十四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一   作为“地球之肾”,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地处长江之“腰”,长江、汉江与古云梦泽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成全国最大的江河湖泊湿地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湖北省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探索实践湿地生态修复方案。截至目前,湖北省修复退化湿地面积10.79万亩,实施退耕还湿19.16万亩,新增湿地面积7.77万亩。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游憩休闲生态产品,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走出了一条湿地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新路子。

材料二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节用水火材物”,“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主张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1)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有观点认为:“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的价值所在。
2023-05-1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众多,同时各地区发展、城乡发展尚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在病毒不断变异和传播的情况下,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后果不堪设想。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如果算总账,我国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动态清零”总方针是防控常态化以来两年多防疫经验的总结,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坚持。

材料二   所谓预制菜,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完成的菜品,随后通过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积极研发预制菜等产品成为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手段。机构数据分析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未来3年至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万亿餐饮市场。作为目前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风口,预制菜还存在口感不一、品质良莠不齐等现象。“疯狂”的预制菜到底有没有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超前思维知识,说明预制菜企业应如何正确把握预制菜市场发展趋势。
2023-05-16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考冲刺模拟试卷政治试题(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60年来,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彰显着雷锋精神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雷锋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牢固树立信仰、矢志追寻理想;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树牢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他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从湖南长沙的“雷锋超市”到辽宁抚顺的“雷锋学院”,在全国很多地方,弘扬雷锋精神与文明创建结合、与市民教育结合、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学雷锋活动也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由模范人物示范带动向社会共同参与转变。新时代新征程,弘扬雷锋精神,让点滴善举凝聚为社会新风,熔铸成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说明雷锋事迹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功能的知识,阐释“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的原因。
(3)某校团委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计划发起“弘扬雷锋精神不负时代使命"的倡议活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主题明确;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