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1 . “为什么全世界的河流,都不走直路,而偏要走弯弯的曲线?”通往人生成长的“弯路”,需要(       )
A.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B.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内在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D.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把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 . 在那个靠人力、畜力耕作的年代,水车、风车、木犁等旧农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如今这些旧农具在田野里难觅踪影。但随着人们对乡土文化的重视,这些旧农具摆放在各地乡村民俗博物馆里,勾起人们对曾经的农耕岁月的怀念,让游客感受中国传统的乡村故事、农耕文化。这表明(       
①事物自身属性改变是其价值变化的前提             
②事物价值取决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变革
③事物的价值随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价值观影响事物价值的创造与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茫茫戈壁,莫高窟静立千年。从青春少女到白发苍苍,“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守望这文化瑰宝长达一个甲子的时光。如今,在距地球4亿多千米的浩瀚星空中,一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樊锦诗星”正静静运转。

【坚守·敦煌】

星光之下,是奔赴与扎根的不朽传奇。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坚信“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向”,樊锦诗西去敦煌,从此便是一生的事业。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捉老鼠,成了这位江南姑娘的家常便饭。在从“小樊”变成“老太太”的漫漫岁月里,她没有觉得苦:“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遗产交给我们,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历史。能为莫高窟做事,是我的幸运。”

一代代“打不走的莫高窟人”,守护千年瑰宝、传承中华文明,让曾经的疮痍之地成为今天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开放的典范。洞窟坍塌损毁时,他们徒手清沙、修筑围墙;世风浮躁时,他们埋首勤学、甘坐冷板凳,终在敦煌学研究上扬眉吐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开拓创新,以多彩文创让敦煌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近日,樊锦诗在继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后,再次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和急需人才培养。

【青春·敦煌】

目前仅从事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的80后、90后就占到八成以上,为古老敦煌注入青春力量。他们用数字化新技术采集拼图,打造数字传播创意产品,将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除了方便游客瞻仰游览,更要使敦煌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设计者将壁画、文献中涉及饮食、音乐、舞蹈、服饰的内容与“岁时节令”相结合,呈现在互联网上,在二十四节气中展现敦煌之美,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同学认为,弘扬敦煌文化需要打造数字传播创意产品。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敦煌人是如何创造“奔赴与扎根的不朽传奇”。
(2)结合材料与所学的文化知识,以三段论推理的形式对该同学的结论作出有效推理。
4 . 下图漫画《敬仰》(作者:孙宝欣)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②位置的变更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④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雷锋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牢固树立信仰、失志追寻理想;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关键是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转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6 . 对于国人来讲,西瓜和夏天是标配,但这一切还要得益于我国93岁的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院士。1955年,吴明珠主动请缨,远赴新疆,潜心选育瓜种,60多年里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让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吴明珠院士的事迹启发我们(       
①服务人民是成就人生的不二选择        
②越艰苦的条件越有利于创造价值
③投身科研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④成就自我离不开优秀的个人品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2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7月24日,习近平在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中说,希望你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这是基于(     
①离开了亲身实践就不能获得对亊物的正确认识
②只要把握世界大势就能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
③优秀文化能够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广大青年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导全校师生继承优良传统,某校召开了“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主题班会。各班主讲人依托课件重温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并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感悟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同学们通过聆听“现代雷锋”感人事迹,观看“学习雷锋”公益视频,深刻认识到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要用实际行动传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原因。
2023-08-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起点考试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③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6020次组卷 | 32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湖北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凤益从小参与田间劳动,感受着农业劳作的艰辛,梦想着“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的庄稼。为圆少年时期的梦,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2004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该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培育多年生稻种的研究漫长又艰辛,他们克服了项目经费不足、田野工作辛苦等困难,目标在前却难见终点等困扰,坚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实验、试验示范和理论研究,成功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具有广适、高产稳产等特点,节约了劳动力投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2018年,他们培育的“多年生稻23”成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在国际多年生作物研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21年,胡风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胡凤益能够实现少年时期梦想的原因。
(2)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创新思维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概括多年生稻培育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思维方法的具体表现。(选择任意3项作答,若超过3项,只对前3项评分。)
思维方法具体表现
联想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散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合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向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前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11更新 | 11075次组卷 | 24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湖北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