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李培生、胡晓春在黄山风景区分别从事环卫保洁和迎客松守护工作,2012年和2021年先后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近日,李培生、胡晓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表达了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习近平及时给予回信。

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

李培生、胡晓春同志:

你们好!来信收到了,你们长年在山岸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

“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习近平

2022年8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盼,不仅是对李培生、胡晓春的关心关怀,更是对广大青年的激励指引,广大青年要以“中国好人”为榜样,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担当奉献。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的意义。
2022-11-29更新 | 3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一模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8月17日以来,重庆多个地方连续发生森林火灾,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支持,甘肃、四川、云南三地森林消防指战员的支援下,截至26日早,重庆全市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面对肆虐的山火,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冲在一线、昼夜鏖战。25日晚,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采取的“以火灭火”方式在扑灭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队员张瑞坤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火攻法的操作要点在于救火人员合理选取地点,事先疏散无关人员,分配落实点烧组、扑救组、清守组的职责,最主要的是控制好燃火点的发展方向。然后,由人工点燃火头,和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使接合部缺氧,从而失去燃烧条件。

材料二 八月的重庆山火牵动着亿万国人心弦。而今,山火褪去,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依旧在脑海闪现。这场山火让我们见证了英雄精神和人民力量,这份精神和力量来自消防官兵的忠于职守,来自摩托“骑士”的一呼百应,来自志愿者的勇往直前,更来自每一个平凡人的温暖守护。“面前是漫天山火,身后是万家灯火。”这个场景让无数人为之动容。最美逆行者是他们的标签,火情就是命令,勇敢逆行是他们的日常,他们就是中国消防员!重庆5000余名市区两级应急局专业教授队、森林消防、武警部队、消防救援及当地干部群众第一时间逆行奔赴,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陇南支队危急时刻挺身而出,逆火而行。山火扑灭后,北碚消防仍然坚守岗位,防止一切复燃的可能性,为人民和山城坚守到底。在这场与山火的较量中,重庆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看到了兄弟的驰援、手足的深情、血脉的相连。你为我们拼过命,我们想说“谢谢你”。千里驰援的灭火英雄们离开那天,重庆当地群众夹道送别、敬礼致意,这是发自重庆人心底的谢意。向他们致敬——向勇敢灭火的消防官兵,向运送物资的摩托“骑士”,向每一个志愿者,他们是山火逆行者,更是家国守卫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采用“以火灭火”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2)“面前是漫天山火,身后是万家灯火。”生动诠释了在灾难面前,我们从不孤单。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结合材料,分析消防官兵以及灭火群众在火灾面前的英勇表现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

3 .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完成下面小题。

1.大桥工程团队在隧道深埋技术,桥梁建设技术、海上防灾减灾技术等诸多领域实施科技创新,直面伶仃洋上复杂的自然环境、苛刻的生态保护要求,克服千难万险,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努力建立起促进自身发展的联系
②办事情应将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通过意识活动得以形成
④要素的功能及其变化对系统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大桥建设者们在技术封锁、羞辱式嘲讽、天价咨询费面前,以民族振兴为已任,殚精竭虑造就凝聚超凡智慧的超级工程,成就光耀大地的人生丰碑。这体现出
①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旨在释放人的个性光芒
②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个人为中心两种价值观的统一
③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
④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有着推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特点的整体思维方式,跨过时空局限,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科学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旨在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关于自然价值观或宇宙观的革命。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时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 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长期以来,祁连山局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为此,中央对破坏祁连山 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
(1)       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自然价值观离不开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价值取向,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的合理性。
(3)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请为此拟订两条宣传标语。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浙江嘉兴南湖,小小红船承载千钧重任,在其之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更孕育着红船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生动写照,是为民情怀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河北西柏坡,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党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召开过许多次意义重大的党内会议,发生了无数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与这些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要事件相关,形成了浩如烟海的革命文物。先烈故居、会议旧址、文献书籍、生活工作用品等革命文物,因历史的沉淀和革命的浸染而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革命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革命文物是帮助我们回顾党的革命历史,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的重要物质依托。一件件革命文物默默地重现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这种身临其境所带来的震撼感、真实感,是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革命文物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并因其存在而使得革命精神历久弥坚,愈加生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用革命文物的生动教材来教育人、启迪人、鼓舞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
(2)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请就如何运用好革命文物提出两条建议。
2021-05-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哲学依据。
2021-06-3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每月时政热点》专题11:《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进依法治国 知识点专练

7 . “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的技能竞赛盛会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
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25更新 | 676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政治试题
8 . 2017年10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101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
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
B.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引导人们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018-09-0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为世界第三大河流,全流域涉及19个省份,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地位十分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沙采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珍稀特有物种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接近枯竭。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对于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保护法》重在解决相关法律没有涉及或者规定较为原则,但影响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点领域、关键问题。

实施《长江保护法》是以法律手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严格规范流域内的各类生产生活和开发建设活动,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长江流域科学、绿色、高质量发展。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长江保护法》以法治的力量为我们的母亲河保驾护航,切实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制定《长江保护法》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长江保护法》制定的文化意义。
(3)请你为《长江保护法》的施行写两条公益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16字以内。)
2021-05-2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元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材料二   伟大斗争淬炼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励伟大斗争。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引领我们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并取得经济社会复苏、发展的可喜成就。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仍然存在;加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积极弘扬、自觉践行伟大抗疫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投身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自觉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对“在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新机”的重要意义。
(3)青年学生要积极弘扬、自觉践行伟大抗疫精神。请结合自身实际,就践行伟大抗疫精神拟两条标语。要求:每条不超20字。
2021-05-1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文综试题政治(一)(全国卷 I )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