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乡村教师黄金龙30余年如一日爱心助学,不仅捐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还四处筹集资金和物资超28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00余人,让不少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实现梦想。他本人荣获“贵州省第五届优秀春晖使者”“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等荣誉称号。这告诉我们(     
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更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客观条件
④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31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临海、新昌两地2023届高三适应性考试5月模考政治试题
2 . 漫画《以权谋私》(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       
A.重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B.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C.把握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转化的条件
D.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价值判断
3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这启示我们(       
①事物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②要通过保持旧事物增强发展的持续性
③事物内部要素在事物发展中不可或缺             
④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3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八
4 . 中国现代画圣徐悲鸿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情感,一方面是因为他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与其生活经历相关。他自幼生长于江苏宜兴农村,家庭贫困、经历坎坷,故而十分了解劳动者,也不遗余力地帮助劳动者、描绘劳动者,赞美劳动者。徐悲鸿对劳动人民的情感(     
①源于他对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重要手段的理解
②是对他自幼接触到的农民形象的一种真实反映
③是他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直接受到基于自身生活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广大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③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向导
④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热闹的爆竹声,曾是过年的“标配”,更是记忆中“年味”的气氛担当。作为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民俗,在很多人眼里,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是没有“灵魂”的。但也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之争表明(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从下图漫画《在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之前,我一直因为没有鞋而抱怨——波斯谚语》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积极启示有(     
   
A.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应对人生中的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
C.真理是有条件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D.运动变化具有普遍性,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8 .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精神蕴含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①是基于雷锋精神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努力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能够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④要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届高考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同志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全党全国之力脱贫攻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壮举,中国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真正过上了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国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产业化发展,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立场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请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广大青年如何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提两条建议。
2023-05-2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AI技术的发展是今年的科技“爆点”,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利用AI技术合成假视频、“一键换脸”侵害肖像权……带来诸多担忧。由此可见,利用AI技术必须(     
A.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其发展B.完善上层建筑以规范其发展
C.发挥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促进作用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