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家风建设置于党风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家风建设作为筑牢党员干部廉洁思想的切入点。以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建设,引领民风社风持续向善,这是基于良好家风(  )
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②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养分
③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④能不断地感染人和塑造人并引人向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朱彦夫入选,他是一名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双腿、双手和左眼的共产党员,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在战场上,他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在山村里,他是脱贫攻坚的战士;退休后,他是弘扬革命传统的战士。对于幸福,朱彦夫的理解是,奋斗着,就是幸福的。这表明(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价值标准根据主体需要调整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老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深藏功名,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张富清用行动诠释了( )
①奉献精神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要在努力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04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一)
4 . 说起赣南油茶树,人们无不感慨:在革命战争年代,茶油非常珍贵,老百姓自己舍不得食用,却用它换来食盐、药品等物资支援红军,是“支援树”;脱贫战场上,油茶树成为我们拔除穷根的“致富树”;新征程上,更将成为老区人民的“幸福树”。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③事物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是具体的、变化的
④广大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过去,人们站在城乡分割角度看乡村,它只是农产品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地方;现在,人们站在统筹城乡发展角度看乡村,它具有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乡村振兴要努力将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表明(     
①事物的价值随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②事物价值取决于人们视野的广度和深度
③事物自身属性改变是其价值变化的前提
④人的价值观影响事物价值的创造与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对下图漫画《树木与树荫》理解恰当的是(     
      
①重视锤炼个人品德,不断追寻社会价值
②积极关注社会评价,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③作出正确价值判断,注重美化个人形象
④把握内在联系,厘清品德与名声的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6-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63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精神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象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生动讲述雷锋故事,并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缘起】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身于湖南望城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饱受旧社会的苦难。解放后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如他所说“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16岁时,雷锋就把做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逐梦】

雷锋小学毕业后便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农村,成了“团山湖的新式农民”和望城的第一位拖拉机手;

1958年,他放弃县里公务员工作,从湖南一路北上到鞍山钢铁厂,从学徒做到优秀工人;

1959年12月,他又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参军,从待遇优厚的工人,变成每月只有6元津贴的小战士。

雷锋说“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在《雷锋日记》里“党”和“人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从生于乱世的苦孩子到模范工人、共青团员,再到革命军人、共产党员,雷锋以“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赓续】

雷锋的伟大,来自平凡,每个时代的英雄都给雷锋精神做了生动的注脚。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雷锋是怎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特征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3)有人说:“雷锋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榜样了,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全球视野和远大目标的人,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请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批驳这种观点。
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3-06-03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政治试题
8 . 沈忠芳,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是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把献身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④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科技小院,人才兴农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提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科技小院”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创立的,将农业专业研究生长期派驻农业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以鲜明的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特色,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推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入夏的通榆,仍东风猎猎。“我们瞅着那些研究生就像自己家孩子似的,他们特别能吃苦,在村民家吃住、在地头上忙活,从测土配方、良种、良肥、良法全程手把手指导,老乡们特别感动,赶着学技术学种植。”在吉林通榆科技小院里,回想起“建院”七年来的点点滴滴,当地农民企业家毕见波有感而发。

农民王天禹过去种地不得法,粮食产量不高。中国农大在村里建立了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扶贫,王天禹学会了种植玉米的新技术,发展了规模化玉米种植,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2022年,他一个人种了120公顷的玉米,一年收入100多万,不仅自己致富,他还成了“农技专家”指导乡邻科学种植。

让研究生成为“农民”,让农民成为“研究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科技饭”。
(1)让研究生成为“农民”,让农民成为“研究生”。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对这句话的理解。
(2)总书记的回信激励着老师和同学们心中有德,厚植爱农情怀;手中有技,练就兴农本领;脚下有根,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科技小院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
(3)创新思维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据此有人认为: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只要善于多路探索就能成为高素质人才。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6分)
2023-06-01更新 | 3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10 .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个体差异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政治试题(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