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2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中国监能理能量音视频(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音视频、百个网络正能量专题专栏、百项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以“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为主题,围绕完的一十大、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征集评选展播二批网络正能量作品,展现一幅幅中华儿女踔厉奋发的壮丽图景,唱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主旋律,凝聚团结奋进的伟力,壮大新时代的正能量。

开展此次活动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有效举措。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优秀网络作品吸引亿万网民的目光,通过点点滴滴的正能量讴歌伟大时代,在激荡并温暖广大网民心弦的同时,激励更多人主动参与到“网聚正能量,构建同心圆”的大潮中,这必将更加坚定人们的初心、夯实人们的使命、指引人们前行,进一步激发接续奋进的强大力量。


正能量网络精品同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声音多样的当下,我们更当大声唱响主旋律、大力传播正能量,这将让我们在砥砺奋进中具有更坚实的信念指引,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1)正能量网络精品凝聚团结奋进的伟力。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开展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的重要性。
(3)班级举办“反对网络低俗文化,共同维护清朗空间”主题班会,请你列出两个发言要点。
2 .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荣获集体奖。“银发知播”感动了无数人,这体现了(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突破外国封锁,隐姓埋名30年,为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血;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事业而忘我、为人民而无我,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非凡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表明(     
①人的价值的评价关键在于实现自我满足
②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要加强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党校学习旨在(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有助于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并践行党的路线
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
③探索真理,坚持把群众观点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④认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思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9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押题文综政治试题
5 .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为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我们应该(     
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锤炼品格修为,增强发展精神动力
③投身社会实践,在奉献中体味幸福
④把握时代机遇,立足当前享受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文综政治试题(二)
6 . 下图漫画《灯塔》,启示我们(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充分条件
②基于价值选择的价值判断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要坚持个人和社会的相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科技小院,人才兴农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提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科技小院”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创立的,将农业专业研究生长期派驻农业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以鲜明的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特色,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推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让研究生成为“农民”,让农民成为“研究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科技饭”。


(1)让研究生成为“农民”,让农民成为“研究生”。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对这句话的理解。
(2)总书记的回信激励着老师和同学们心中有德,厚植爱农情怀;手中有技,练就兴农本领;脚下有根,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科技小院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
(3)创新思维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据此有人认为: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只要善于多路探索就能成为高素质人才。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023-06-12更新 | 7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汇集感动的星光,凝聚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出炉,在某校高三13班,有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感动”本身很难比较,更无法量化。以十位人物的故事来概括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感人事迹,难免会以偏概全。而过于关注这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也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身边的平凡感人事迹视而不见。

乙同学则认为:感动人心的力量是具有共通性的。虽然评选出来的人物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但他们身上都有相似的品质,他们坚持真理,心怀家国,心系乡土,推动社会进步,他们的事迹能够触及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以这些人物为典型,能更够引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

材料二   在听了同学们的争论后,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给同学们介绍了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沈忠芳的故事。

【事迹】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颁奖词】导弹人生,不负民族。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班主任总结说道:“感动本身确实无法量化和比较,十位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也确实无法概括全中国全体人民的感人事迹。但我们仍要在繁杂的世界中去找寻和搜集感动的星光,让它凝聚成我们每一个人和整个国家前行的力量。这才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真正价值所在。”


(1)有人说,感动没有标准,因人而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没有价值。结合材料一,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一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如何将“感动的星光”凝聚成每一个人和整个国家“前行的力量”的?
2023-06-10更新 | 34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徽州古城自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来,门票收入一直是景区主要收入来源。虽然徽州古城景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差异性,但是业态相对单薄和单一,旅游吸引力和吸附力不大。

其实,徽州古城“关门卖票”一直以来颇有争议。“卖票的”因为门票托底而“缺乏进取”,“买票的”因为体验感不佳而“心有不甘”,有些家乡游子回家甚至还得“买票”。2022年元旦,在黄山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歙县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取消进城门禁。自此,南来北往客,乡里乡亲人,自由自在出入。

2022年下半年,歙县县委县政府拜访知名企业,与多所高校进行交流,经过多方谋划、多轮“碰撞”,精心策划并推出了“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农文旅融合新品牌,以非遗、民俗、建筑、徽剧和徽州三雕为主题的歙县文旅IP形象也设计完成并运用于文创。目前,“锦小鲤”“歙小狮”“徽雕”三款IP产品已投入量产。与此同时,歙县也成立了智慧旅游科技公司,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平台。

短短一年,古城文创店、仁和楼剪纸馆、徽州非遗馆、徽州版画馆、歙县廉政“三示"教育基地、徽州递铺等从无到有;“诗画练江”摇橹船、曹氏二宅“迷你小剧场”、阳和楼非遗“鱼灯馆”等粉墨登场;中和街“歙”采缤纷好物店、咖啡轻饮等竞相亮相;“徽胜”等20余家民宿开张营业,“泊心云舍”“招引草堂”等8家精品民宿正在建设。


(1)新选择创造了徽州古城新价值。运用所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运用所学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徽州古城是如何焕发新的光彩的。

10 .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紫高事业,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新冠疫情延宕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2023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出《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其核心理念与原则之一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一安全现的核心内涵,就是主张坚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因家的安全,主张重视综合施策、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协调推进安全治理;主张整持合作之道,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谈判来实现安全;主张寻求可持续安全,通过发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合理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