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山西 高二 期中 2018-09-11 3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梭伦改革前和商鞅变法前都曾进行了大辩论,下列对这些辩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往往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B.改革在最初阶段往往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攻击
C.重大改革的推行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推行改革要求改革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下列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梭伦这一主张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2019-04-07更新 | 40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摇役的征发主要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这种方式
A.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
B.减轻了农民负担
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
D.缓和了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商君遗礼,弃仁思,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子壮到出赞。”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2019-06-25更新 | 65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0年广东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中原地区广泛流行烧烤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2016-11-27更新 | 129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016-11-18更新 | 74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二下学期四校期中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是利用封建国家权力干预经济
②有利于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04-03更新 | 2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2022-08-12更新 | 7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14. 恩格斯说:“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
B.加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C.加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加尔文主张加强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2018-04-14更新 | 17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A.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进行改革B.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发展生产
C.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D.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18.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一个俄国官员在《1861年2月19日宣言》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2016-11-27更新 | 30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2018-02-11更新 | 1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宣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05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年河南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变为
A.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B.清政府的腐败暴露,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
2018-09-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①王安石变法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戊戌变法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一一《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2019-01-30更新 | 328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Ⅱ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有的收息,而且城廓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2018-09-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选修(旧)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世界史
4
政治史(旧)
5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单题
20.85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30.65梭伦改革单题
40.85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单题
50.85魏孝文帝改革单题
60.65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单题
70.65魏孝文帝改革单题
80.65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90.65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100.65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单题
110.65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单题
120.65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单题
130.65中世纪教会单题
140.64单题
150.85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160.8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单题
170.65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题
180.64单题
190.85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题
200.85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210.85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220.85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单题
230.85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单题
240.85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单题
250.65魏孝文帝改革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改革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270.4其他改革  赋税制度(汉-唐)
280.65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290.65戊戌变法  其他改革  百日维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