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 高一 期中 2018-11-23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观点作者、出处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予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A.诸侯推举启为帝
B.禹直接传位于启
C.启最终继王位
D.益最终被启所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   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专制王权B.强化了等级秩序
C.有利于民族交融D.巩固了宗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
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
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2018-11-19更新 | 36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018-02-02更新 | 1527次组卷 | 7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这样,在人才选拔制度上汉武帝推动了
A.由高门政治向选贤政治的转变
B.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
C.系统考核中央官吏标准的制定
D.对被举荐人考试方法的类别界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材料反映出(  )
A.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B.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
C.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D.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政
2018-11-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各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后来,州刺史发展出远远超过原来规定的权力。到了东汉时期,刺史行使的民政、财政及军事的权力已相当强大。刺史权力的发展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利于解决王国问题
C.加强了专制皇权
D.巩固了东汉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士族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门第社会已向平民社会转变
2022-10-14更新 | 434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政事堂在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政之所,武周时迁于中书省,改为“中书门下”,成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且中书令实际上成为大权独揽的宰相。据此可知
A.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B.宋朝的中书门下体制发端于唐
C.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削弱
D.三省体制下相权反弹威胁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范围
B.密切经济交流
C.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官吏制度
2019-01-19更新 | 22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宋田况在《儒林公议》中描述宋代:“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由此可以推断
A.科举制在宋代地位至高无上
B.宋代的武将受到压抑
C.宋代文人没有民族危机感
D.统治者不重视对祖宗的祭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如图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西周的分封
B.秦朝的郡县制
C.汉代的刺史制
D.元朝的行省制
2017-10-27更新 | 402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
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官员管理规范化
C.内阁掌握决策权
D.根除了割据势力
2018-07-14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唐朝的中书省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2019-09-29更新 | 6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祁县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有学者研究发现,清代文人在作诗过程中,有一个相当清楚的隐语系统存在。譬如常以“汉”“宋”“日”“月”之类代指明代,“秦”“金”“胡”“虏”等指清朝。这一现象出现主要说明
A.清代文人骚客附庸风雅
B.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
C.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D.八股取士使文人思想僵化
2018-03-20更新 | 3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做了如下评价:“()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  )
A.财产等级制B.发展工商业C.维持小国寡民D.废除债奴制
2018-11-23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  )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017-12-15更新 | 28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