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北 高一 期中 2020-06-12 3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当代诗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是文学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丰富的思想内容,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除了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强调了诗歌在教化育人等方面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一直强调以文立国,而文的核心,正是诗。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现当代诗歌对青少年的滋养塑造作用不容忽视。

诗歌具有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天然作用。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这也是提倡诗歌教育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根基,即通过学习、诵读诗歌,达到道德和思想教育的作用。

儒家认为,诗歌能够对人的精神进行引导、教化。《诗大序》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外界因素极易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波动,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臧棣曾说,“假如以人生为尺度,诗涉及一种终生的自我教育。”诗歌追求真、善、美,重在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它宣泄情绪、抚慰心灵的方式能够对青少年成长期逆反心理进行有效疏导,使其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启迪。如汪国真的诗,面对一代青年的迷惘和失望,他的诗中以坚定的自信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给青年以巨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力量,使他们走出悲哀的阴影。

诗歌是最好的情感载体,有助于青少年文学修养的提升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在众多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有精神性的,即“诗意”“诗情”。诗歌在某一种意义上,间接地承担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凝结和认同的功能,就像一片精神的星空,是最好的情感载体,对激发青少年生活热情、树立崇高理想、完善自我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臧棣认为,写诗歌是“一种秘密的身体修行。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物,诗歌有助于每一个人回归人心本性,追求纯真、健康、向上的生活。”闻一多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理论。因此,诗歌的美不是流于表面的,不能给人提供直接的审美感受,需要深入地品味、透析。好的诗歌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在历史的淘洗中积累精华,在批评的推动中绽放美感。

进入新世纪,网络传播正全方位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诗歌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不再,现当代诗歌正在重重挤压下走向边缘、没落。在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诗歌质量下降,脱离青少年走向低俗化,诗坛出现衰败、空疏的现象。我们应紧扣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尽快在意识上、行动上加强对现当代诗歌的教育和推广。共同营造一个诗歌阅读的氛围,让诗歌伴随青少年成长,让每一个心灵找到诗意的栖居地。

(摘选自李宁《中国现当代诗歌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在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中得到了体现和强调。
B.中华民族强调以文立国,且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这些便是提倡诗歌教育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根基。
C.诗歌追求真、善、美,重在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能够有效疏导青少年成长期的逆反心理。
D.诗歌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物,有助于人们回归人心本性,追求纯真、健康、向上的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现当代诗歌对青少年的影响”展开论述,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
B.文章在论证分析第二个分论点时,采用了打比方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C.文章两次引用了臧棣的话,它们本质上都说明了诗歌对人具有精神引导和教化的作用。
D.文章结尾指明了现当代诗歌在新世纪下的困境,也介绍了推广现当代诗歌的具体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具有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因此它使青少年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B.汪国真的诗歌富有坚定的自信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只要读了他的诗,青年们就能走出悲哀的阴影。
C.新世纪下,现当代诗歌虽然走向边缘、没落,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它对青少年成长所起的积极作用。
D.在众多文学形式中最具精神性的诗歌,承担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凝结和认同的功能。
2019-12-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纽约时报》1月2日报道,中国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此前从没有航天器曾在此着陆过。布朗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詹姆斯·黑德说:“这是国际上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历史性一步,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未知区’进行地表探测。”

报道称,如果任务成功,就可以回答有关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的基本问题。例如,关于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谜团,而这些谜团反过来又为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了线索。太阳系的早期历史是激烈的,那时,大型天体撞击岩石行星并留下陨石坑,有些陨石坑直径趯过600荚里。但是,能证实这个动荡的过去的大多数证据已经消失,被时间抹掉月球背面保持着其年轻时的原始记录,尤其是古代天体撞击月球表面的次数。珀杜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霍根博士说:“太阳系早期的历史被锁在月球背面的岩石中。”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1月3日)

材料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四号的成功落月,表明我们具备了全月球到达的能力,基本上可以到达月球任何一个地点。在科学任务方面,嫦娥四号将进行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吴伟仁解释说:“着陆器、巡视器将会考察着陆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我们会得到第一张月球地下的剖面图,还会探测着陆地区的物质成分、月壤组成等。与此同时,还将测出月球背面的准确温度。”

此外,在月球背面开展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也备受关注。“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干扰,能够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100KHz﹣1MHz射电天文观测空白,有可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拋射和高能电子束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孙泽洲说。

(摘编自冯华《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三:

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围绕一些主要科学载荷,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

对于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的测量在国际上属于首次,这是中国、德国合作的有效载荷,中方首席专家张珅毅研究员介绍,该载荷安装在着陆器上,核心目标是测量月球表面粒子基本辐射情况和危害程度。

张珅毅告诉记者:“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此深空中宇宙粒子时时刻刻会打在月球表面如果航天器在月球上登陆,会受到粒子的损伤和影响。那么载人登月之前,进行辐射环境的测量和辐射风险度的评估,能够为月球的开发和载人登月做好前期准备。”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是进行水资源的信息获取。张珅毅表示这个载荷具有中子测量的功能,因而能够推断行星表面或者内部是否含有氢资源。此外,该载荷还可以对日地间太阳风暴粒子加速和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也能测量月球表面的氧化铁含量,分析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

红外成像光谱仪

红外成像光谱仪载荷副主任设计师徐睿介绍,该载荷由上海技物所研制生产。红外光谱仪是将颜色更加细分之后对每个很窄的带宽颜色进行成像,因而观测的尺度更加微观,可以看到月面0.1米分辨率的月表矿物特征,同时,还能够在红外波段对目标的光谱成分进行有效探测。

徐睿告诉记者,红外光谱仪是唯一一台器上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使用该载荷,利用太阳的被动光源获取太阳光照下的反射光谱,可识别已获取光谱与何种物质匹配。

(摘编自刘诗瑶《嫦娥袖里揣了哪些宝》,《科技日报》2019年1月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背面保持着其年轻时的原始记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可为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线索。
B.作为唯一一台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红外光谱仪可以识别已获取光谱与何种物质匹配。
C.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将完成对月球更加微观的观测,可看到月表矿物特征。
D.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表明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基本上能够到达月球任何一个地方的能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干扰,在这里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射电天文观测的空白。
B.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登月的任务是测量月球表面粒子基本辐射情况和危害程度,以及进行水资源信息的获取。
C.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D.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之所以能推断月球是否有水,就是因为该载荷具有中子测量功能,能够推断是否含有氢资源。
6.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月球着陆,会对人类的月球探测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根火柴

叶骑

我独自站在这广袤、寥廓的雪域之地,雪花如落下的松叶漫天飞舞,淹没了足迹,隐去了生机,空留一片彻骨的银白把大地冻结。但即或如此,多年前,我仍能在这土地上分清兔子的粪便、辨出百米外獐子啃食地衣发出的碎响,而今天,我孤独地站在雪地里,再也闻不出故乡烟筒里散发出的炊烟。是的,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年迈的猎人,迷失在了他曾经无数次穿行过的土地上。我开始整理身上的物资,背包里食物充足,这些肉干足够我撑上三天。但就在检查包底时,我不幸地发现,一道豁口撕开了背包,唯一的一块打火石再无踪影。我浑身一紧,一股寒意顿时从四肢散入身躯。我急忙搜寻外衣的口袋,里面还有一封自己用来点燃烟斗的火柴,但在盒子打开的瞬间,我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暗夜,里面仅有一根火柴。

我瘫坐在无垠的雪地里,绝望地发出咒骂。我痛恨自己的老去,不辨东西。我痛恨命运的凉薄,在这存亡的关头夺去救命之物。难道冥冥之中,这就是一个老猎人无法脱逃的宿命?

我不愿就范。我是一个猎人,一个以山林为家的乡巴佬,生存或者死亡是我一生不曾回避的问题,我们或将苍老,枯竭的躯干也终将交还给这片挚爱的土地,但却从来不是一个向天乞怜的可怜虫。

天色将晚,我用树枝在雪地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然后从四周捡拾了一些枯枝败叶,堆放在一旁,这是自己仅有的希望。

“你只有一根火柴。”我提醒自己。入夜,风雪愈紧了。狂风怒号着,在山谷里往来驰突,折断了枯枝,卷起了残雪,我的帐篷在风暴中摇摇欲坠,寒冷像饥饿的狼群,将我层层包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

“狼群”狞笑着说。我把火柴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狼群”的啃食。它们的尖牙刺破我的肌肤,穿过血肉,直抵皮囊下的灵魂。而我蜷曲在这荒寒的冷夜,任由分食。我望向身旁的枯枝,欲望在心底挣扎。我想象它们倔强地燃烧起来,火苗微弱,在风雪中苟延残喘,却画出一个昏黄的圈,点燃一盏或明或暗的灯。“不用了,留给明天吧。”

我固执地给出自己的回答。第二天,我爬出帐篷,穿过雪原林海,希冀在某座山后能看见那熟悉的景象,但最终,除了满目苍凉,再无一人。我孤独对抗着这寒夜的侵袭,夜再次来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

“狼群”追赶上来,龇牙咧嘴,不肯罢休。

“留给明天吧。”我气息奄奄躺在帐篷里,听着血液流动的声音,回答他们。

……我是在第五个夜晚被村庄的人发现的,据说,找到我时,我倒在帐篷门口,冻成了一个冰人。乡亲们把我带回寨子,问我是怎么在雪地里活下来的。

我说,我有一根火柴。“一根火柴能活五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

后来,他们知道我弄丢了打火石,的确没有撒谎,又好奇我有一根火柴为什么没有点燃。

“如果真的点燃了,我就冻死在雪夜的第二个夜晚。”乡亲们若有所思,但似乎也没听明白。而我深深地懂得——我能活着,因为我手上有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柴。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对雪景的描写,渲染出严寒孤寂的环境氛围,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文章在描写“寒冷”侵袭我的时候,使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形象而生动。
C.“我想象它们倔强地燃烧起来”,这说明在酷寒的折磨下,我已意识不清,产生幻觉。
D.从最初的孤独、紧张、绝望,到后来固执地坚强反抗,文章细致地描绘出我的心理变化。
8.本篇小说以“一根火柴”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我能活着,因为我手上有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柴。”结尾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深意?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简要作答。
2019-12-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祖光武皇帝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

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十一月,光武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伯升于是招新市、平林兵,与其帅王凤、陈牧西击长聚。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进屠唐子乡,又杀湖阳尉。军中分财物不均,众恚恨,欲反攻诸刘。光武敛宗人所得物,悉以与之,众乃悦。进拔棘阳,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还保棘阳。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赐战于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赐。伯升又破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于淯阳,进围宛城。光武因复徇下颍阳。寻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节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B.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C.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D.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叫“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文中“世祖光武帝讳秀”。
B.《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C.“地皇”,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
D.“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有“擢”“拔”“进”等,而表示降级免职的词语则有“谪”“黜”“除”“免”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帝刘秀出身坎坷,勤于劳作。他九岁时不幸失去父亲,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他勤于田间劳作,还因此遭到兄长刘伯升的批评和讥笑。
B.光武帝刘秀审时度势,年少有为。他起初不敢贸然举事,后经思虑,认为兄长必会行动在先,且天下正乱,王莽败迹已显,这才起兵,当时年仅二十八岁。
C.光武帝刘秀顾全大局,善抚下众。军中因分配财物不公,众将士怨愤难平,欲倒戈反击刘氏家族,光武帝收集族人所得财物分与众人,从而化解了危机。
D.光武帝刘秀心胸宽广,看淡生死。兄长伯升被更始处死,光武帝立刻驰马至宛县向更始谢罪,不为伯升服丧,反而饮食谈笑一如往常,对生死看得很淡。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019-12-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台,耳闻目睹汉营笳鼓声声,喧天动地,气势非凡,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惊惧之感。
B.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登台远眺汉将军营,蓟城重镇,临台俯望万里雪原,而尾联则抒发“望”中感受。
C.诗歌尾联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格调高昂,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读来振奋人心。
15.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青年毛泽东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他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
(2)《再别康桥》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水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 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联,是我国一种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历史悠久,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 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 ,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 诗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 较诗更为 ,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 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无论是对联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要求作者 都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 ,给人 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       和谐       凝练       绘声绘色
B.同日而语       协调       凝练       神形兼备
C.同日而语       和谐       精练       绘声绘色
D.相提并论       协调       精练       神形兼备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联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诗
B.所以对联又被称为张贴的诗
C.所以诗的简化形式就是对联
D.对联就是张贴的诗,有人如此认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
B.无论是对联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驾驭文字的本领和概括力
C.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作者都要求有较高的驾驭文字的本领和概括力
D.无论是对联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作者都要求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下面是一位中学生写给女排姑娘的一封简短的信,词语和格式共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女排姐姐们:

你们好!

喜闻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你们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蝉联冠军宝座。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万分,不禁涕泗交流。在天安门举行的国庆阅兵式上,看到你们忝列其中,压轴出场,我更是为你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你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将激励我永远向前!

此致


敬礼!

2019年10月2日

李华

2019-12-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不出现具体数字。

据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执行委员会最新通报,目前军运会已累计招募志愿者23.6万人,包括2.6万名赛会志愿者和21万名城市志愿者。2.6万名赛会志愿者先后接受了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岗前实训等多轮培训,将活跃在礼宾接待、语言服务、交通引导、观众服务等13大类别岗位。同时,城市志愿者招募活动也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相关部门仅用时两个月就招募到21万名城市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全国、省、市先进模范,也有高校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他们将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带头服务、宣传军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适逢祖国70华诞,国庆期间,腾讯小程序“我要一面国旗”刷爆朋友圈,大街小巷更是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正在执行任务的三军仪仗队队员袁晋爽看到地上游客遗失的小国旗差点要被人踩到脚下,一个弯腰把它拾了起来,网友纷纷表示“被这一个‘弯腰’帅到!”。

不久前,乱港分子公然扯下五星红旗抛入海中,其数典忘祖的行为令人发指,引起全球华人的强烈谴责。

有人说,爱国就要维护它的尊严:有人说,爱国需要付诸实际行动:也有人说,爱国体现在细节上;还有人说,不同的时代,爱国有着不同的内涵……


请综合材料内容作文,或叙述自己的经历,或讲述他人的故事,或表达你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10-30更新 | 3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4-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新闻、通讯、访谈  科普-社会科学类
7-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85范晔(398-445)  《后汉书》编撰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其他隋唐作者  诗  边塞 征戍  表达方式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200.65得体  谦敬误用  书面语和口头语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青年成长  责任 担当  价值理念  道德境界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