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山西 高三 期中 2020-11-17 1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文化史(旧)、史学热点、选修(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据《国语·鲁语上》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据此可知,夏、商、周三族
A.都起源于黄帝族系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已有族群认同意识D.祭祀程序基本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周人起于关中,而崤关以东的华北平原及山东半岛,在商代已是文明发达区域。较落后的周人为控制先进的东方的土地与人民,只好大力推行分封制。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巩固统治B.落后于时代潮流
C.以井田制为基础D.植根于血缘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社会经济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商业是富国强兵的基础
C.农业生产发展非常缓慢D.抑商政策尚未成为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萧何原为沛县主吏掾(掾,副职官员的通称),后来升为泗水卒史。曹参原为沛狱掾。任敖为狱吏,周昌及其兄弟周荷也是泗水主史。刘邦反秦队伍中骨干分子的出身特点折射出
A.刘邦的号召力强大B.秦朝统治秩序的瓦解
C.反秦主力源自楚地D.郡县制存在制度缺陷
2020-11-16更新 | 9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在中国早期历史上,“这些生产单位(官营手工业)的规模都很大,可以进行内部的精细分工,统治者又以政治权力组织了技术力量……有系统地不断培训技术工人。这种种后果都透过各种方式逐渐扩散民间"。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经济领域,官营手工业
A.垄断了优秀的工匠B.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C.面向市场进行生产D.是经济发展的先导
2020-11-1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江晓原在《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中指出:古代中文的活字印刷,排字工人必须是一个认识几万个汉字的人,但是西文的排版工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因为它一共只有几十个符号。这可以说明
A.中国汉字的优越性B.活字印刷术推广艰难
C.传统科技不易转型D.四大发明有较大争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注: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互相闹得不可开交。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世家大族衰落影响妇女地位B.三教合流改变人们择偶行为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D.政府重文轻武激化官员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关于元代的“四等人制”,学术界有下列观点,据此可推知
主要观点来源
逮蒙兀儿忽必烈汗灭宋,禹贡九州始尽沦胡俗。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清】屠寄《蒙兀儿史记·忽必烈汗本纪》
元代之政治情态……第一最著者,为其政治上之显分阶级,一切地位不平等。元代依种类分为四种:一蒙古、二色目、三汉人、四南人。钱穆《国史大纲》
将元代人口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并规定其差别待遇的“四等人制”,从未见诸任何元代官方文件。刘晓《元代司法审判中种族因素的影响》
“四等人”概念不宜绝对化或夸大理解,也可称为“四种人”“四类人”“四圈人”。四个集团彼此的界限不完全清楚,与其说他们是元朝统治集团划分的,不如说是客观存在或是自然形成的。张帆《元代真有四等人制吗?》
A.元代客观上存在族群差异B.“四等人制”按照民族划分
C.当代学者的研究更加可信D.民族歧视导致了元朝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为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墨梅图》。它可以表明中国传统绘画
A.注重细节的写实风格B.借鉴吸收了外来风格
C.将多种艺术融于一体D.注意定点透视的技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下令“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这一变化说明
A.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B.明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地方官员决定政策调整D.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农村
A.出现新型经营方式B.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人地矛盾日益尖锐D.不同产业和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对于这本书,徐光启说:“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这表明徐光启
A.否定中国传统数学成就B.预感到近代中国的落后
C.高估了西学东渐的作用D.注意到中国科技的滞后
2020-11-16更新 | 66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从图1到图2反映了西藏与内地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A.经济发展水平上B.宗教信仰方面
C.风俗习惯领域D.政治关系层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康熙三十年(1691年),古北口总兵请示修葺已毁长城之事,康熙帝回复:“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据此可知,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清朝边境非常安全B.清初民族关系融洽
C.得民心者自得天下D.避免加重百姓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下表为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整理自《世界经济千年史》),据此可知
时间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西欧中国西欧
1500年2517.9600774
1600年29.219.9600894
1820年32.923.66001232
A.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下滑B.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迟滞
C.工业革命后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迅猛D.人口不断增长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对即将离任的各级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任何有意愿的公民可以对公职人员就任何一项罪行发起指控。主持审查的人员也受该制度的约束。此外,还设立了“审计员"一职,主要检查公职人员(通常为经手过公款的人)的财务账目。据此可知,雅典实行强制稽查制度
A.利于巩固民主政治B.意在保障言论自由
C.杜绝了官员的腐败D.体现法律体系完备
2020-11-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