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 高二 期末 2021-02-14 3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如表所示为老子、墨子和孟子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言论出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道德经》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墨子·兼爱中》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

A.以德治国思想B.社会和谐思想
C.民贵君轻思想D.纲常伦理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亲刘氏在大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
①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获得上层支持   ②制造天命观以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③美化改朝换代行为是顺应天意之举   ④宣扬迷信思想为实现愚民政治服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宋代有学者指出,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迟末者,痛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感者,药也。儒者使之求为君之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下列选项与该学者的观点相符的是
A.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具有不同属性B.儒佛道在民众的教化方面各有侧重
C.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D.儒学开始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2020-08-26更新 | 422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实现了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D.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2019-05-04更新 | 603次组卷 | 5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重道德实践
B.批判虚假说教
C.强调重义轻利
D.提倡心性修养
2018-12-14更新 | 51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2020-07-09更新 | 9342次组卷 | 89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2016-11-27更新 | 34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康熙帝下令采用西方的梯形投影法绘制出地图,进行实地勘查历时十年绘制成《康熙皇舆全览图》。李约瑟称它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更好、更精确”。这表明了
A.西学东渐影响了中国的科技文化B.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频繁
C.西学东渐意味着闭关锁国被打破D.中国科技依旧领先于世界
2021-01-02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西南三省三校2021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C.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D.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2021-12-12更新 | 46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孙中山认为:“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它。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知,孙中山(     
A.倡导国共合作是民族革命胜利基础B.其自身阶级立场已发生改变
C.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2020-12-14更新 | 101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陈独秀在1917年《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但在1920年却又强调:“你谈政治也罢,不谈政治也罢,除非逃在深山人际绝对不到的地方,政治总会寻着你的”,“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实质上说明
A.陈独秀个人主张发生巨大变化B.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革命性质和奋斗目标发生变化D.马克思主义为知识界普遍接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A.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性B.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趋势
C.阐明了民主革命两步走的必要性D.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2020-12-14更新 | 88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必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05-09更新 | 1916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些运动
A.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B.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
C.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D.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
2021-02-13更新 | 715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基于这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
A.加紧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05卷引用:湖南长郡中学2011届高三分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7. 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2019-06-08更新 | 7017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2021-03-16更新 | 74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7届河南洛阳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为了使信徒们不至于被异端思想所迷感而走上怀疑上帝的道路,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教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而天文、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这反映了
A.基督教教义成为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
B.近代科学强化了教会神学权威
C.近代科学建立受基督教神学客观推动
D.宗教改革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说明伏尔泰
A.反对神学束缚,主张人性解放B.质疑教会权威,追求信仰自由
C.反抗专制制度,要求政治变革D.不满王权统治,推崇共和制度
2020-10-22更新 | 44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2019-06-08更新 | 10414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展D.有利于西欧理性精神传播
2023-03-14更新 | 204次组卷 | 7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A.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D.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2020-11-20更新 | 13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限时集训: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有学者指出:发电机的发明和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理论的先导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蒸汽机的不满日益增长。其意在说明发电机的发明
A.体现出科学与市场的结合B.科学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
C.改变了机器对蒸汽的依赖D.缓解了工业化带来的压力
2020-08-01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材料 汉代教育领域的改革

汉初汉延秦制,于诸子百家各立博士,其数多至数十人。朝廷所崇信的学术,黄老之外,便是申韩,对于儒家思想并不重视
汉文帝时采纳贾谊的主张,以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儒家思想才渐渐抬头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增置五经博士,形成儒家独尊的局面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50人,以受经术,期限为1年。弟子员主要选自民间18岁以上的子弟。毕业后,能通一经以上的可补“文学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汉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发展教育的政治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历史的巧合,中西两种文明在16-18世纪相逢了。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开始了持续的和多方面的接触和交往。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尽管法国启蒙思想家没有到过中国,但通过阅读来华传教士、商人、使节的著述,以及与汉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直接交往,他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这个造物的上帝。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正如赫德逊所言:“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欧洲具有的影响,超过了天主教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晚清时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再次东来已没有了先前的谦逊和善,而是“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宝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中国现实的需要,西方数理化知识的最新成果系统地传入了中国。但洋务派对西学的引进,主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重在西方的技艺。从整体而言,他们学习西方确乎舍本求末。当然“很有几位忠实的学者——如李善兰、华蘅芳等辈在里头,译出几十种科学书,此外国际法及其他政治书也有几种,自此,中国人才知道西人还有藏在船坚炮利背后的学问,对于西学的观念渐渐起了变化。

——摘编自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的原因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2年英格兰议会通过“一致法令”规定将不信国教的教师和学生排除出大学,如牛津大学。1689年又通过“宽容法令”允许不信国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学院,提供范围更广的课程,如现代语言、历史学、地理学和化学等。瓦林顿、北安普顿和哈基内等学院在启蒙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上超过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摘编自孙瑜《大学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巴黎大学自1638年起,就不给新教徒颁发学位证书并极力对抗和扼杀进步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更是顽固地抵制新思想的渗入:17世纪下半叶,禁止使用笛卡尔的著作;宣布卢梭的《爱弥儿》为禁书。……法国在18世纪有20所左右发展比较充分的大学,但只有蒙彼里埃一所大学在启蒙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生机论”的主要中心,它促成了生命科学在18世纪后半期的转变。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大学设立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期间,法国大学出现的变化及其背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史(旧)
5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世界史
7
政治史(旧)
8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儒家  道家单题
20.6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30.4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单题
4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单题
50.85陆、王心学单题
60.65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单题
70.85宋词  元曲单题
80.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单题
90.65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100.4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110.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120.4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单题
13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理论  伟大的历史转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40.65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单题
150.65 “两弹一星”、核能的利用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单题
16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170.4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180.65人民教育的奠基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单题
190.65柏拉图单题
200.65近代科学的兴起单题
210.4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单题
220.65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国大革命单题
230.65近代科学的兴起单题
240.65量子论单题
250.65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儒学成为正统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270.4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280.4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