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黑龙江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4-15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学热点聚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B.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保持不变
C.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D.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注意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风景区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根据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水稻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与栖息空间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胡桃揪

94

92.16

8

7.84

0

0

白桦

138

34.24

125

31.02

140

34.74

红松

60

4.22

307

21.57

1056

74.21

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
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
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2017-08-08更新 | 6012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图是某仅养殖了罗非鱼的人工池塘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103kJ/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年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1.0332×107kJ
B.人工补充饵料是因为罗非鱼所处的营养级高
C.罗非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罗非鱼同化的能量
D.该人工鱼塘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环境条件优越的自然池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2020-12-19更新 | 100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江苏南京建邺高级中学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金字塔图形
C.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D.大部分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是“果一畜一沼”循环农业模式的简图,该模式兼顾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化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使用沼液和沼渣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微生物活动活跃
B.动物的同化量有呼吸作用散失和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两种去向
C.果树和蔬菜为生产者,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果蔬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模式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率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2019-06-10更新 | 7439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郊区某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想保护生物多样性只需要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B.温室效应是因为温室气体吸收了地球向外太空散失的热量
C.臭氧层破坏是因为人类活动释放大量含氯的化合物
D.酸雨的 pH 小于 5.6,有利于土壤中矿质离子被植物吸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16-11-18更新 | 166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6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中,光的影响尤为显著。光不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来源,而且还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信号,如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诱导和器官衰老等。这种依赖光调节控制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的过程,称为植物光形态的建成。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光在植物形态建成中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只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光形态建成说明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C.光形态的建成建立在一系列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最终都是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
D.研究植物光形态的建成,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为花卉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利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物
B.合理设计食物链,使废物资源化,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
C.为防止植被遭虫害,可使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
D.沼气池中的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
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
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表是某城市公园内的部分湿生植物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已知湿生植物可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运输至根部,进而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中,该过程有助于去除水体污染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名适应水深/cm主要生态修复作用
芦苇30~60有助于硫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的去除
睡莲<30根吸收水中的铅、汞及苯酚有害物质
黑藻90~250对某些金属有吸收作用

A.芦苇有助于去除石油类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表中湿生植物在同一区域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湿生植物根部释放的氧气可被微生物用来分解有机物
D.湿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修复水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直射光照下,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来源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光的特点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
D.“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2. 图是探究果酒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探究果醋发酵时,打开阀a,转动搅拌器有利于提高产量
B.打开阀b,经管口3可取样检测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C.用于探究果酒发酵时,发酵前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果酒发酵时瓶中液体不能装满,否则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将发生外溢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3. 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而成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阶段的发酵温度高于乙阶段的发酵温度
B.根据醋酸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乙过程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完成
C.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③在线粒体进行
D.醋酸菌可以直接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4. 下图是从土壤中选出具有较强磷降解能力的菌株过程中的一些操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倒平板后的培养皿需进行灭菌
B.培养时培养皿的放置应如图a所示
C.在火焰旁操作,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D.进行菌落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