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新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27 34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大汶口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陶器表面找到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重复出现,又出现在多个相距甚远的遗址之中。这表明在大汶口文化兴盛的时代(     
A.早期文字系统已建立B.早期国家组织开始出现
C.刻符功能与文字趋近D.呈现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论语·子张》中记载:“子张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韩非子》中有:“臣以为人生必事君养亲,事君养亲不可以恬淡。”据此可知,两者(       
A.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B.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C.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D.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秦国在商鞅变法时,颁布《傅律》,秦始皇继承了《傅律》中关于人口管理的制度。即百姓从出生后登于名籍,死后削籍;另有役册,称傅籍,均由乡官掌握,严惩诈伪者。这说明秦朝(       
A.国家权力开始延伸到了乡村B.注重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重视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感D.地方实权握于豪强手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4世纪以前,中国人的梵语知识匮乏,佛教学说被中国僧人所接受表现在:一方面通过随意的、遗漏的和经常是几乎无法理解的译文,这样改变了原样的中介,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中国术语所增加的误导,而拥有了广泛的非佛教意蕴。这可用来说明,佛教在华传播过程中(     
A.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冲突B.被中国的僧人随意地误导
C.适应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D.冲击了儒家思想主体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下面是东汉末至十六国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族交融逐步加深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③人口的变迁源于门阀士族的壮大④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隋代“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隋代这些规定(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拉帮结派的现象
C.完善了官吏考核制度D.消除了地方分权的根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宋初,地方官吏的考核标准增加了工商税收一条。宋太宗时,考课文书要求填具“官市”“及监给曲、商税”等内容。宋仁宗时,转运使的考课正式列出“盐、茶、酒、税”盈利亏损等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B.官吏考核制度臻于完善
C.政府的商业职能强化D.经济发展动摇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表内容为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观”内涵的变化。
历史时期观念涵义
汉唐宋小中国地理上指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意义上汉族聚居地。中国人指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业的汉族。
大中国中国疆域指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元朝所有疆域;中国人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文化是农耕和草原两大系统;中国主权行使者是汉族政权和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下列选项中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缔造了疆域辽阔的“大中国”B.“小中国”代表汉唐宋的统治区域范围
C.从“小”到“大”是封闭到开放的转变D.元代“中国”成为不同民族共有的符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明清时期,广东佛山镇“俗善鼓铸”,铁器制造业规模宏大,铸器精良,远近闻名,仅炒铁作坊就有数十个,每一作坊有“数十砧,一砧有十余人”,从事炒铁的工人加在一起,“人有数千”,皆系雇佣而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江南市镇生产的专业化B.工商联合生产并形成制铁行业垄断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达D.民营手工业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878年,郭嵩焘在与友人的谈话中说:“圣人以其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圣人之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已兼治者也”;“三代以下圣人至公天下”较之西方政治“犹有歉者”。据此可推知,郭嵩焘(       
A.救亡思想的新旧杂陈B.政治变革思想呼之欲出
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D.贯彻了民主法治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五四运动一开始,革命群众就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政治口号;同时,还提出了“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取消二十一条约”“争回青岛”等具体的战斗口号。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风潮B.袁世凯独裁专制丧失民心
C.国人急于废除不平等条约D.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后,其中近60%的铁路里程在湖南境内,粤省众多商人纷纷前来长沙大量收购生猪后运销广州。湖南的矿产物改由铁路运至广州、香港,而关于改善各种采掘的机械,则由香港、广州输入。由此可知,粤汉铁路的开通(       
A.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B.促进了地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加强了区域经济的联系D.创新了近代商业的经营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